正视现实,才有出路

正视现实,才有出路

公出杂文2025-09-27 22:59:42
德国汉学家顾彬先生对中国当代文学的现状深表忧虑,他毫不讳言地指出,中国作家的胆子特别小,当代缺少像鲁迅那样的伟大的作家,所谓“美女作家”的作品不是文学,是垃圾。面对这样的话语,一石激起千层浪,赞成者有
德国汉学家顾彬先生对中国当代文学的现状深表忧虑,他毫不讳言地指出,中国作家的胆子特别小,当代缺少像鲁迅那样的伟大的作家,所谓“美女作家”的作品不是文学,是垃圾。面对这样的话语,一石激起千层浪,赞成者有之,反对者有之,一时间,引起了一场声势浩大、旷日持久的论战,好不热闹。
德国老头真是多事,你研究文学就研究文学吧,为何要口出“恶言”,损害我们本已脆弱的神经。然仔细思之,德国老头的话是说得刻薄了一些,似乎又不无道理。考诸中国当代文学,尤其是近十年的文学,我们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拿得出手的东西。我们总是不能正视现实,总在自欺欺人,夸饰着自己的伟大,这就象白日做梦。不要说与二三十年代相比,即便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文学相比,都不可同日而语。那时虽缺少鸿篇巨制,然确实有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刘心武的《班主任》,路遥的《人生》,王蒙的《蝴蝶》,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谌容的《人到中年》,陆文夫的《井》,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环》,张承志的《黑骏马》、《北方的河》等,的确让人耳目一新。可反观当今,除了发行量高,有的作家成了富翁之外,究竟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呢?作家的社会责任感、道德、良知等消亡殆尽,还不自知,还自唱颂歌,真的到了该好好反省一下的时候了。
顾彬先生研究了一辈子的汉语,对现当代文学的状况是有发言权的,他的说法并非信口雌黄,而是有感而发的。他特别推崇鲁迅,是因为先生对中国的现代文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鲁迅先生的成就是举世公认的,任何一篇文章都不是率尔而成的。即使是一个短篇,先生也本着严谨的态度,一定要写出人物的个性。我们读鲁迅先生的作品,他笔下的人物都是黑格尔老头说的“这一个”,绝不会与其它人物混淆。这是先生的伟大处,也是当代作家的薄弱处。可我们的一些作家,不知继承此优良传统,相反,指先生的作品已过时,独有自己是天地间一等一的伟大作家。如此狂妄自大,怎能臻于佳境,成为伟大的作家?
中国当代作家最缺乏的就是社会责任感,他们似乎更关心名利,更关心自己的作品发行了多少册,更关心自己从中捞到了多少好处。因此,只要能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只要能赚到钱,他们可以不惜采用一切手段。用行为写作,用身体写作,出卖肉体,出卖灵魂,出卖一切可以出卖的东西。歌功颂德,奴颜婢膝,丝毫没有文人的骨气,不能独立思考,不能保守信仰,什么社会责任感,什么良知,什么道德,通通弃之如敝屣。其情其状让人不忍目视,却还沉迷其中,自以为是,目空一切,瞧不起自己的先辈,瞧不起外国的同行。一闻批评意见,则指别人别有用心,或言自己如何了不起,不愿正视现实,不肯改变现状。
因此,是到了该好好反思的时候了。只有找出问题的症结,看到自己的不足,沉下心来,少一点名利思想,少一点金钱意识,中国的当代文学才能有希望,我们才会听到外国人发自肺腑的赞扬。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