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尊重”

谈“尊重”

怒色杂文2025-10-05 16:45:07
这世界上的每个人,甚至每个生命都有一种共同的需求,这种需求就是他们都希望能够得到他人或者其他生命的尊重,这种需求甚至可以延伸到人们对所从事的某个行业及由人们组成的某个团体的集体化需求。一旦这种需求遭到
这世界上的每个人,甚至每个生命都有一种共同的需求,这种需求就是他们都希望能够得到他人或者其他生命的尊重,这种需求甚至可以延伸到人们对所从事的某个行业及由人们组成的某个团体的集体化需求。一旦这种需求遭到拒绝或者侵犯的话,就会出现一系列过激的反映,甚至会有人以生命为代价去维护这种需求的合理化和合法化。而拒绝或者侵犯这种需求的原因,不外乎就是利益、自傲或者权力的作用。
有一大部分人平常时间看起来是一副绅士或者淑女的形象,他们行走坐卧间无不透出一股令人肃然起敬的风度。那温文尔雅行为举止,那轻声慢语的高雅谈吐,那得体雅致的穿着打扮,一举一动、举手投足间使人不得不心生仰慕,继而这仰慕便会化作对其的尊重。然而,当这些人面对利益的冲突时,一霎那便会变成另外一种形象,举止高雅的绅士会一下子变成疯狂的悍汉,轻声慢语的淑女会变成敞街骂巷的泼妇。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那些西装革履的所谓“绅士”们为了晋升职称,或者为了一些蝇头小利而一改“绅士”风度,面红耳赤的跟别人争执的场面。而这种场合上让步的往往是平常时间看似形象猥琐、语言木讷的那些没有风度的人群。还有那些轻声慢语的淑女们如果在菜市场上看见她们的时候,那注定是唾星四溅的杀价战场,而最终的结果当然是那些形象粗俗、言辞粗犷的菜贩子作出高姿态的让步而终结战争。这些绅士或者淑女们因为其具备长相或者身材的优势而可以恣意的去侵犯别人的尊严,尊重的问题只能是别人对自己的单项选择,而自己在平常时间表露的那些风度在利益面前便土崩瓦解,烟消云散了。于是乎,这绅士和淑女便只能是在没有利益冲突的场所里供人们欣赏的“模特”!理应具备尊重素质的人,却在利益面前缺失了尊重的素质。
还有一部分人,他们因为文凭或者技术达到了某种级别,因此而产生一种目高于顶、自视偏高的感觉。觉得自己高人一头、大人一膀,在单位里或者人群中他们便是鹤立鸡群、浸身鱼鳖之中的蛟龙。他们可以熟视无睹别人对他的尊重,甚至可以恣意去侵犯别人的尊严。对别人的正常行为可以不加思索的指手画脚、吹毛求疵,踩在别人的肩头显露自己的伟大。对别人的所作所为表露出一种轻蔑的、傲慢的态度,这种人心里的尊重也是单向的、自私的。他们从来不认为别人对其的尊重是对文凭或者技术的尊重,也不会认为这种尊重是因为文凭或者技术的延伸而使自己成了连带的尊重对象。文凭或者技术在尊重面前便成了一种借以炫耀和欺负别人的本钱。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说的:屁股是用来让人踢的,今天的挨踢是为将来踢别人屁股的准备。人们为了不伤害这种人的尊严便给其冠以“清高”的冠冕,然而这种人眼里从来就没有“尊重”这个词语。
再有一部分人就是那些凭借投机钻营或者依靠父辈的力量而爬上领导岗位的家伙。他们没有升官的时候往往是一副奴颜婢膝的奴才相,见人嘘寒问暖、热情有加。然而一旦爬上某个位置的时候,一转眼此人便换了一种面相。严肃中无不透露出一种威严的震慑力,平常时间的相互尊重一转眼便成了尊重的单向行车道。那种“嗯”“啊”的官腔不由使人回想起往昔交往的点点滴滴,以致使人明白了原来此人热情有余、诚意不足的假装。这样的人一旦解甲归田,那往昔热闹的门庭便会变得“门庭冷落车马稀”的萧索场面。暂时的尊重,那只是一种对权力的臣服,并不是对其具有的人格魅力的那种尊重。
尊重应该是双向的,不懂得尊重别人的人就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尊重理应是一种修养,一种品质,一种对人不卑不亢、不俯不仰的平等相待,这种相待不应该含有利益、技术、权力的因素。任何人、任何团体、任何行业不可能尽善尽美、完美无瑕。我们不可以以高山仰止的眼光去审度他人的位置,也不可以用不屑一顾的神情去傲视人群,更不可以以自卑或嫉妒去代替应有的尊重。相互尊重应该成为一缕和风、一泓清泉、一刻温馨、一牍风景,理应与真诚、谦逊、宽容、赞赏、善良、友爱相得益彰。尊重里不该有虚伪、狂妄、苛刻、嘲讽、凶恶、势利参与。应该给成功的人以尊重,表明自己对别人成功的敬佩、赞美与追求。应该给失败的人以尊重,表明自己对别人失败的理解和关怀,以鼓励其从头再来的决心和信心。
尊重应该是一朵花,一朵能愉悦人眼目的鲜花。尊重应该是一条路,一条能通往彼此心灵的通途。尊重应该是一颗太阳,一颗能照亮世界的太阳。尊重应该是一轮月亮,一轮能净化灵魂的月亮。尊重应该是一种营养,一种能滋养世间美丽的营养。让世界开遍尊重的鲜花,让尊重成为和谐的使者,去驱赶一切令人不快的当下。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