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随感

乱世随感

蜡弹杂文2025-10-05 12:51:11
大凡爱好些文艺的人,无论他笔下功底如何,总是要情不自禁地发些牢骚的。创作家的创作,下笔前大概都有打腹稿的习惯;酝酿的久了,自然水到渠成,动起笔来方可一挥而就。因为毕竟出现吟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大凡爱好些文艺的人,无论他笔下功底如何,总是要情不自禁地发些牢骚的。创作家的创作,下笔前大概都有打腹稿的习惯;酝酿的久了,自然水到渠成,动起笔来方可一挥而就。因为毕竟出现吟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诗歌的曹植、写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骈文的王勃之类的天才创作家是少数。

我常常自愧我的不如我的很多同龄人见多识广,没有超女、NBA、快乐男生作为酒足饭饱后的谈资,并不以为可悲;我的沸腾的血液里似乎没有流淌多少时尚元素,更多的时间是沉寂下来读书创作的。

遥想当年,文学新锐韩寒们的突然杀出很是让沉寂的中国文坛被搅的风生水起。甚至于许多小学毕业证还没领到的祖国未来的花朵也要响应时代号召紧跟时代步伐,粉墨登场,要在文坛谋它一席之地。但他们的出道似乎与鲁迅那一代的报了救国梦想“弃医从文”的初衷是大相径庭的;何况那些毛头小孩对中国历史没有掌握多少,要真正写起文章来疗治精神麻木的国民怕是天方夜谭了。然而到底牵动了敏感的中国的神经,就有不少的资深专家学者忧虑万分,很是担心年轻一代玩物丧志,沦为“垮掉的一代”。我有我的忧虑,我的忧虑的缘由是出于对外界所称的所谓写作高手的缺乏新意和个性的作品“不以为然”罢---据说一些著名作家教授就有办写作速成班培养写作高手的。如果说创作上没有个性可言,张三和李四一个模样,我们宁可让其自生自灭;然而不幸,国人向来是缺乏耐心的,这与成语里的“坐怀不乱临危不惧从容自若”是大相径庭的。

在下为使文字技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便学了武侠小说里的大侠们,潜心修炼,做好笑傲江湖的准备:对打狗棒法、九阳神功、降龙十八掌、独孤九剑、吸星大法、葵花点穴手、排山倒海等潜心苦练;什么刀枪棍棒,我都耍的有模有样。在大诗人里,很是认真读过几通俄罗斯的普希金英国的拜伦德国的波德莱尔,也生发过许多无名的伤感;学文学,不可不读史,我不忘过来人的教诲,偶尔看点历史知识,时而翻翻《汉书》、《后汉书》、《资治通鉴》,就差摆开阵势通读二十四史了。

我恨自己没生得韩寒似的有一双“百看不坏”的眼睛,书籍看得久了,免不了眼睛酸涩肿痛,甚至于发炎;读书期间,书桌边被润洁类的眼药水是难免的了。但我佩服自己的“耐得住寂寞”,尤其在夜间别人在床上还沉醉于不可自拔的美梦之时。然而可惜,现在的社会似乎并不大安宁,”无论何时,无论何地“,你要想安心读书时,总少不了从窗户飘来不知那间KTV的几声高亢的歌声的扰乱或隔壁“李家溜溜的大姐”因儿子读书不争气而展开的大骂。

“据史书记载”,鲁迅在创作时对于别人的打扰的是尤为厌恶,这会使他不高兴;好比刚撒了一半的尿,就有倒蛋鬼趁你不备,从你背后猛地杀将出来,来个“急刹车”,让你尿流嘎然而止。

为了安心读书,曾有一段时间里,我在凌晨三四点就起床,备好文房四宝,在略显黯淡的灯光下读书创作。可惜因为常常一冷一热的闭门读书引发感冒使我败下阵来,做了逃兵。

我很庆幸自己还没有完全因读书而变成书呆子。据说,现在的书呆子是很不招女孩喜欢的。索性我还有枝直抒胸臆的笔,何况又有些喜欢发些愤愤之言的脾气呢。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