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英雄

乱世,英雄

茂业杂文2025-09-26 09:50:07
“自古乱世出英雄。”这句话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其实古人的很多话都包含着无数的哲理与智慧,在下也是深表赞同的,且对那些传诵了千年的名言警句更是惜之若甚。原本自己也无意于探讨古人之佳言,但是看了《新少林寺
“自古乱世出英雄。”这句话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
其实古人的很多话都包含着无数的哲理与智慧,在下也是深表赞同的,且对那些传诵了千年的名言警句更是惜之若甚。原本自己也无意于探讨古人之佳言,但是看了《新少林寺》之后,其内的几句台词给了我偶然的触动,让我对乱世出英雄这句话产生了深刻别样的理解。
“一块金子,一堆烂泥,哪个有用处?”
“俺猜金子吧。”
“给你一粒种子呢?”
电影里,这番台词是为了体现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价值,但在我看来这番话何尝不是在讲述机遇的重要呢?一堆烂泥若是种上荷花,花开时会吸引游人驻足赏看;若是无人给它播种,它只能是让人退避三舍的烂泥。金子的价值就不用说了,但若是深埋地底呢?
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中华地大物博,有才之人多如星辰,唯一可惜的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难寻!古有:姜子牙垂钓待明君,萧何月下追韩信,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这些人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吧,三人无一不是旷世奇才,更是以一人之力奠定了一个江山。但是,设想一下,若无文王识子牙,萧何知韩信,刘备信孔明,那么三人的命运又将如何呢?在下思来,不外乎子牙老死荒野,韩信自立一方或是死于乱世之中,诸葛逍遥桃源,躬耕一世,哪还有那流传万世之威名,傲绝当世之风采神韵!
人才自要所遇得人,才能一展抱负,但是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最大的必要条件,那就是机遇。在下看来最大的机遇就是乱世。当然我不是否定盛世的价值,若是可以的话,在下当然希望永远都是歌舞升平的盛世光景。不过“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一句话内包含的哲理还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当然有人会说在下扯淡,乱世下,连饭都吃不饱,生命都缺乏保障,何来机遇。思维都是相对的,辩论对于我而言完全是无意义之举,相应的一件事,各人自有各人的见解,又何必一定要驳倒对方的观点呢?就算你驳赢了,那么你的观点就一定正确吗?因此在下几乎从不看所谓的辩论赛,而接下来也只是在下个人的观点,无什么对错之论。
中华上下五千年,史书典籍上所记载流传的伟大的杰出的人物名人,有几个是身处开平盛世的?就拿一个朝代举例,英雄辈出的时代往往是这个朝代的建国之初,或是这个朝代的灭亡之际。但是难道说在这个朝代的平和期就没有可以与国初国末相堪比的人物了吗?
显然不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只是苦于不逢时!这就是在下的观点,或者再举一例。
毛主席若不是处于乱世,以他当年的身份背景,以及学行就读的方向。在下可以想象,到时中国就会少一个伟大的毛主席,而多了一个毛老师。或许不是这样,若是放在现在,以当时毛主席对数学的态度,数学交白卷的气势,恐怕连高中都考不上,更何况现今还有所谓的英语。
古代的八股文祸害了多少代的中国人,而现今的应试教育呢?每每思及此,总忍不住想要将在下那瘦弱的小脚与主管教育的官员那圆润饱满的肚子来一百下亲密的接触。
新中国初期那一代的元帅将军,有多少是平民百姓出身的,有多少是没有受过所谓的正规教育的。而现今中国,譬如黑客,有多少的人才被埋没,没有一展襟抱的机会。
唯悲叹“空有羲之墨池笔,难逢伯乐识马明!”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