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你还想偷换概念到什么时候……

教育,你还想偷换概念到什么时候……

多方面杂文2025-04-19 19:43:29
不交住校费,就不能上早、晚自习,朝九晚五去。而早晚自习是要发资料的,是要发试卷的,甚至,是要上新课的。交住校费,也不能住校。因为床铺满了,因为环境太脏太潮湿,因为学校要节水节电定时开关,因为大便不能在
不交住校费,就不能上早、晚自习,朝九晚五去。
而早晚自习是要发资料的,是要发试卷的,甚至,是要上新课的。
交住校费,也不能住校。
因为床铺满了,因为环境太脏太潮湿,因为学校要节水节电定时开关,因为大便不能在公寓厕所里上,得半夜三更的跑旱厕。
150元包月的管三餐,90元包月的管一顿午饭。三两片指纹大小薄薄的肥肉,一大堆无论什么的素菜,弄在一起煮成荤不荤素不素的一大锅,这是午饭;中午剩下的干饭,加水加菜叶加宽面,再煮他个天昏地暗宇宙混沌,就成了晚饭。
可不发的教材就不发,存留一期算一期,不比股票会升值,但总能应付不时之需;各样作业本一律少发,这个,上面没规定,规定了,学生也不识数;教学质量还得搞上去,本本不够了学生自会想法;可以不开的课就不开,少一个老师,就节约一份福利……
这是目前农村中小学校领导们的一般思维。农村走城市化建设的道路还很漫长,起步之初就得像城里学校那样增加收费,否则,以后哪得钱给老师发?

从上面我们不难看出,至少有三个概念被偷换了:住校费(或叫学生住宿公寓费),被偷换成了窝棚费或牛圈费或资料费或试卷费或补课费;生活费被偷换成了吊命费或救济粥费等等之类;书本费则干脆被偷换成了“某一部分书本的费用”;当然,正常教学的师资也随之成了“一部分不配套的教师”。

来看看这些概念被偷换的情况:
有规定!上面发有红头文件!红头文件上写得很清楚:“通校生一律不得上早晚自习……”红头文件代表国家机器发布的政策措施,是号召与命令!是必须强制执行的!
那么,红头文件一定同时也规定了校方必须在早晚自习发资料、发试卷、搞测试和上新课了!
结论:“红头文件”被偷换成了会“自己打自己耳光的文件”。
校方不让通校生上早晚自习,是为了安全。
难道学校将学生在“朝九晚五”以外的时间里拒之门外就真的很安全?如果真的安全,那么究竟对谁会比较安全?莫非交了住校费,学生入住了所谓的公寓,或者朝五晚九地往来于通校的路上,就会变得特别安全?如果在这期间学生不安全,那么学校一定也会很安全?
安全这个词一经提出,就意味着不安全了。而过分强调安全,简直就是别有用心。
结论:“安全”,被偷换作了为增加经费收入而俯拾皆是的“借口”,随时可用,每味必加。
米、面、肉、菜,水、电、煤、人工,这些都要花消,都是成本。小声跟你说,教师们还得在里面吃,教师们的福利还得在里头解决,必要时,学校的活动经费,也得是那里面的一部分。
总之,学生所交的“生活费”,成了专款不能专用的“混合收入”。要查清这里面的流动渠道,简直比登天还难!不然你去翻翻看,哪个文件上规定了每人每天几两米,几两面,几截葱,几瓣蒜?
至于书本费,那简直就是理所当然。小学生不会争取什么,乡下老爷子老眼昏花,留守儿童最好骗。在这笔费用里掰个缺,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总之,一切都是为了大家,“锅里有了碗里才有”。“集体主义”变作了推行政策的“重锤”,“学校荣誉”变成了为虎作伥的“枷锁”。工作要做好,尤其是班主任,要给学生施加压力,既要落实收费,又要不声不响,坚决不要鼓包!下面一有动静,罪过全在你们,“上对不起领导,下对不起同志。破坏大家的福利,这个责任只怕谁也担不起!”而费用呢,见者有份,当然主要还是活动经费,(而活动经费又主要由领导支配。)若出什么事,大家就甭想领钱,激起公愤收拾某一个的办法,虽然老套但确实实用。
一切管理都跟着城里学,号曰“先进”;一切都按照本本和规定走,名曰“脚踏实地”。新世纪的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真是为害不浅。那么,我也来谈个规则:没有师德者配不配教书?配不配搞教育管理?该不该被规则清理出教师队伍去?打着各样的幌子,大行“金钱至上”之道而不顾学生生长发育、学习和心理健康者,算不算有师德?如果不算,那,遵循那些条条框框岂不是成了变本加厉的胡作非为?“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岂不成了天大的谎话?
当职业道德和某些规则发生冲突时,如何选择是考验人的。道德教我们不能做什么,规则教我们还可以做什么。因此,规则永远都有空子可钻。不能因为有本本和文件在手,就可以无所顾忌大行其道,更不能默不做声一味服从。要知道,规则既可制定,亦可取消,没有永恒不变的规则。很多时候,正是有了不假思索地盲从,才最终导致食人者有了帮凶和祭品。
上诉事件发生后,一些有知识的家长离我稍远了。离我很近的,反而是那些没什么知识的底层百姓,估计是因为我说出了他们想说却不知该怎么说的话,做了一点他们想做却不知该怎么做的事。几乎与此同时,我的上级(校长)找到我,要从中调解。我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问题的结果,不是事情的调查落实,而是我首先被出卖!惊讶之余,不禁想起了人情和关系网。一般来说,人情是比较脆弱的,一如我的同事对我;而由利益所驱动、拉结的关系网却是相对牢靠的,一如那两个校长和上级部门。刚刚上任三个礼拜,不知曾谋过几回面,便号称友好学校,简直亲如兄弟,堪比家人了。不过,听了我的校长说了什么,你一定会背过气去:“我们下学期也要那么搞。因此,你有什么意见,跟我摆就是……”
同时我也想起了绵羊。当狼跳进羊圈大开杀戒时,所有的羊儿都只会哆嗦着朝一处挤,叫都不敢叫一声。绵羊如此软弱可欺,羊倌被草原人瞧不起也就理所当然。在这里,狼与羊的下意识反应和它们之间由于各自的不懈所极力维护起来的食与肉的关系,就是造成一切不幸的根源。我想,即使再有千万年的进化,只怕那羊儿们也不会进步,最终的命运只是难以幸免被屠杀。新世纪的人啊,你还只是一块肉吗?你还有没有骨头,软不软?
我极想探求事情的本质。人言“上有所好,下必甚”,看一看上面配置下来的教具:一台数码钢琴,标价九千多;手工箱里空空如也,没有工具,我就不想看那标价了;一个小小的石膏几何体,竟然标价一百多。石膏粉几毛钱一斤,加点水调和调和造个型,咋就这么值钱了?医院为骨折病人打个石膏还有科技含量嘛,岂不要收好几千?
一个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