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市中的隐士
在西南大学大门的对面,有一个非常破旧的小院,院子杂乱、狭窄而拥挤。然而,仔细一看,这个院子却与众不同,墙上挂着的一幅幅油画、版画,还有院墙上随意摆放的小雕塑,让这个小小的院落充满了别样的艺术情趣。这个
在西南大学大门的对面,有一个非常破旧的小院,院子杂乱、狭窄而拥挤。然而,仔细一看,这个院子却与众不同,墙上挂着的一幅幅油画、版画,还有院墙上随意摆放的小雕塑,让这个小小的院落充满了别样的艺术情趣。这个小院的主人就是木匠师傅罗模书,人称罗木匠。今年四十二岁的罗模书是合川双凤镇的农民,父亲是木匠,他的手艺是祖传的。罗模书从小就爱画画,小学时,就一直爱用笔在本子上涂抹画画。但因家境困难,小学毕业后就辍学跟着父亲学做木工手艺。没过多久,出身木匠世家的罗模书便成了远近闻名的巧手师傅,不过,让亲戚乡邻对他刮目相看的,却不只是他精湛的木工手艺。由于一直痴迷画画,他在跟人家做木匠活时就在柜子或床上雕点花、画点图案。因为能够在人家床上、柜子上“做文章”,罗模书倍受大家的赞赏。不过,由于他在家乡开家具厂失败了,父亲又去世,在1996年,他便和妻子一起到北碚来打工,住在西南师范大学旁边的文星湾大桥桥下,最初只是凭娴熟的手艺,帮美术学院的师生做做画框维持生计。先是跟一个老板做,做了一个多月,却没得到一分工钱,一气之下就自己出来做。当时只有48元钱,他就靠那48元钱在北碚起家,从几根木料开始做起。做了一段时间,每天都不断有学生拿画来装框。当他看到别人的画时,才大开眼界。要知道,在农村的时候,他最多只能在人家的床上和柜子上搞点艺术创作。自从看到那些色彩斑斓的油画以后,深埋在他内心深处的艺术火种被点燃了。
一来二往,他和学校的那些老师学生们混熟了。老师们见他生活较困难,就介绍他去学院做点简单的木工修理和做人体模特。罗模书从此开始“偷师”学艺。他是一个说到就做到的人,在刚一产生这样念头的时候就开始了行动。先是拿了20多元钱,买了一些颜料,带上自己做的画架,和西师美术学院的学生一起,到文星湾桥下写生,因为从来没有学过,他作画时全凭自己的感觉。那是他平生第一次出门写生,时值阳春三月,草长莺飞,万物复苏,眼前美好的景物激起了他的创作热情,他在画布上肆意涂抹着,没想到的是,画还没有画完,就有人要买他的这幅画。那幅写生画的风景,有河溪沟,有桥,那些树叶有绿有黄,色彩纷呈。一个外国人赶车过路,一看到他画的画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就问他卖不卖?当时他没听懂,还好旁边有个学生把外国人的话作了翻译。于是外国人花了280元钱买走了那幅画。那是他的第一福作品,居然有人欣赏并花钱购买,所以当时心情是异常的激动。
刚到北碚的时候,因为欠着银行几万块钱的贷款,打工的钱还不够还银行的利息,罗模书一家人的经济状况非常窘迫,他常常是起早贪黑地做木匠活。那时只有一间屋,小得只有几个平方,睡也在那屋里,做事也在那屋里,白天起来就把床掀起,晚上再来铺。但就是在这样的生活状况下,罗模书也从没放下过手中的画笔。罗模书一直在坚持画,哪怕就是没有钱,怎么都要省点钱来买点颜料、纸张或者画笔。后来很多学生都知道他画画没钱,就送点颜料,也有些老师介绍他去给学校修点凳子、椅子、画板、画架什么的。
因为木工手艺好,渐渐地,西师美术学院的好多老师学生都到罗模书这里来定做画框或者找他装裱书画,很多人都成了他的朋友。看到他如此痴迷画画,老师们又把罗模书介绍到学校当人体模特儿,一个小时6元钱。对于罗模书来说,接下模特儿的工作,完全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能利用工作“偷师学艺”。罗模书这个纯粹凭天赋和勤奋作画的门外汉,因为从来没有进行过专业训练,只能凭借做人体模特儿这份工作,一点一点地靠近他心中的艺术殿堂,实现自己的埋藏已久的梦想。因为当模特的时候可以接触很多优秀的老师,听他们指点学生,真可谓是近水楼台。正是因了他的谦虚、好学、勤奋,才一致得到教授们的厚爱,纷纷为他指点迷津,向他倾囊相授。他那种执着的精神、百折不回的韧劲,不得不令人钦佩。
随后十年中,罗凭着自己对美术的浓厚兴趣,不厌其烦地仔细聆听每位老师上课时的讲解,晚上回家就在画布上试画。不出3年,罗就能信手掂来、随兴而发地大胆作画了。让罗模书没有想到的是,在很短的时间内,他的作品就得到了西师美术学院一些老师的肯定。还给他取了一个艺名:“文星湾的梵·高”。更让罗模书意外的是,一些老师看了他的画后,觉得他在色彩的运用方面很有独到之处,甚至请他到学校去为美术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上课,这让只有小学文化的罗模书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
有一些外国朋友非常喜欢他的画,还买了他不少画,但这些年罗模书在绘画上面投入太多了,为此,他少接了很多木工活,还用了很多钱来买原料、纸张,他的生活依然很清贫。尽管住在租来的小院子里日子过得非常清苦,但他表示自己再怎么苦也要把画画坚持到底。后来他又对版画产生了浓厚兴趣,找来专业书籍阅读,凭着偷师学来的基础一点点钻研、实践。由于文化不高,他对理论懂得少,全靠自己艰难地摸索。经过反复的磨砺,他创作的《三口之家》获得韩国釜山第十五届韩中美术优秀作品展的优秀奖。
2003年,在西师美术学院一位老师的指点下,罗模书才开始正式学习制作版画,他花了两年时间,创作了优秀的版画作品《环翠园》,19块模版再现了失传已久的国宝级明代版画。19块模版印制的版画长卷长达11米,他把这幅珍贵的作品赠送给了2008年奥运会北京奥组委;他的另一幅版画《锦绣巴江》更是气势宏伟,展开画卷,山峦连绵起伏、碧水蜿蜒流淌、两岸高楼林立映衬着碧绿农田,一派都市田园风光顿时展现在眼前。熟悉北碚的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嘉陵江北碚段的风景。这幅长达6米的版画制作过程前后共耗时2个月。他先是租了一艘快艇从北碚水土镇出发,溯江而上拍了50余张沿途风景照片,再回家凭照片制成初稿,将初稿蒙到木版上一刀刀雕刻、修改,最后木版画定稿,再涂上墨汁,蒙上画纸覆压成形。尽管工序如此复杂,他仍然乐此不疲、不辞辛劳,没日没夜废寝忘食地拼了命似的一直坚持到底。
闲暇之余,欣赏一下自己的得意之作,是罗模书最大的乐趣。爱画画的罗木匠已经成了西师美术学院师生熟悉的朋友,没事的时候,老师们也常到他的小院里来,评论一下他的画作,对他进行一些指点。有一次,罗模书想搞一个个人画展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变靓装传奇发布网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