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乡

还乡

罄笔难书小说2025-12-05 03:10:45
群子是从山里出来的女孩,勤俭善良。深子也是从农村来城市打拼的上班族。“去你家去转转去!”深子嘿嘿笑着。“咯-咯-,你去我家估计吃不了那苦。”群子无邪的笑着。“没事,我也是村里面长大的,什么苦没吃过啊!
群子是从山里出来的女孩,勤俭善良。深子也是从农村来城市打拼的上班族。
“去你家去转转去!”深子嘿嘿笑着。
“咯-咯-,你去我家估计吃不了那苦。”群子无邪的笑着。
“没事,我也是村里面长大的,什么苦没吃过啊!”深子不赞同。
“咯-咯-,那就去吧,到时候可别受不了跑了啊!”群子爽朗的同意了。
农村出来的孩子,从小家境贫寒的深子一直不相信还有什么苦自己承受不了。

列车缓缓的驶进了山区,之后辗转长途大巴、出租车和摩托车,群子的家乡,一个山清水秀的村落出现在视野中。绿树覆盖了山体,小溪流清可见底。
“这就是我家,大窑洞,怎么样?咯-咯-”群子戏谑着问道。
“呵呵,挺好的,这大夏天的,窑洞多凉快!”看着简单整洁的窑洞,深子不以为然。
“累了吧?快进来休息一下吧!”群子的父母第一眼就很亲切,典型的山村里的老人,淳朴厚道。
群子的家是标准的四间房窑洞,大窑洞冬暖夏凉,炎炎夏日竟然没有感觉到一丝燥热。一晚上的深度睡眠,洗清了旅途的劳累。群子早早的起来帮忙做饭打扫,简朴的房间里,群子也换下了平时穿的亮丽衣装,换上了一套朴素的短衣裤。

吃过早餐,群子带着深子在村子里走走。
走了十分钟的山路,深子终于见到了村子里的第二户人家,另一间简朴的窑洞。
“你们这一家一家住的这么远,不会感觉到孤单吗?”深子的村庄是平原,每家每户都是紧挨着的,他也是第一次看到这种山村,最近的两家之间竟然有近百米的距离。
“咯-咯-”群子显然也没想过这个从小就已经习惯了的问题。

“那是我二叔家!”走了一段路,群子突然停下来指着前方说道。
顺着群子手指的方向,深子看到了不远处山腰上一间窑洞,同样的简朴。附近山腰的一处隆起撑起一块平台,一个五十多岁的妇女在平台上收拾着散乱堆放的柴草。平台的边缘竟是数十米的悬崖,却没有任何保护措施,让有一些恐高的深子突然脊背一阵发凉。
“这么高!她为什么要在这里堆放柴草?”深子不解的问道。
“咯-咯-,他们家跟前只有那里是平的啊!”群子笑着回答。
望着窑洞四周的山坡,深子突然感觉自己问的问题很幼稚。
又翻上一个山头,群子指着山下不远处的一处窑洞,“那是我三叔家,我三叔小时候和我很亲的,走咱进去他家聊聊天!”
“嘿嘿,走!”走了一路,几乎就没见到几户人家,深子越来越有一种很想招人说说话的期待。
渐渐走近了目标,深子却开始有点迟疑了。
眼前的窑洞非常破旧。标准的四间房,其中一间是有人住的,砖砌得稍微整齐一些,窗户的木框却已经有些腐朽,木框上糊着硬塑料膜,从远处看一眼都能感觉到屋里阴暗的光线。另外三间就已不堪入目,砌墙的砖大都已经破损,墙上打的木框早已腐朽,木框上也没有窗户纸,直接可以看到屋里堆放的杂物,一间房子屋里堆放着柴草,另一间堆放着破砖和泥土,最边上的一间则砌了一间鸡窝。院子里就更加杂乱,随处可见风干的玉米秸秆,枯叶随风沙飘动。
走到大门前,院子里传来了狗的叫声,而散乱的院子里却找不到狗的方位。
群子注意到了深子的迟疑,眼神露出一丝无奈,竟上前拉住了深子,“我怕狗!咱不进去了!”
“狗肯定是拴着的!”深子其实也有心不想进去了,但是群子的心思他还是猜出来了。
“拴着也不敢,万一它挣脱锁链呢!”群子执意不进去了。
两道身影最终扫过大门口,然后离开了。
“这…….简直就是等死的节奏!”深子心里念叨着。
“咯-咯-”群子看着略显狼狈的深子,戏问道:“怎么样?”
“噫!”深子开始有些不知道怎么回答了。
“我们小的时候住的都是这样子的窑洞。”群子为深子解说着,就像是景区的导游一般,“砌墙的砖都会用半块半块的,有时候还会用石头,窗户的木框也是自己砍树锯的木头,有的都不直,窗户也都是塑料膜,很少会有玻璃,不住人的屋子都会堆放柴草和砖土。只是我三叔比较懒,都不好好收拾,所以看起来很脏乱。咯-咯-”
群子口中诉说的情景在深子的脑海里放映出来。

“那边是我小时候上学的地方,走过去看看!”群子打断了深子的愣神。
深子醒过神来,顺着群子手指的方向寻去。
那仍然是标准的四间房窑洞,但是破旧的程度要远远超过群子的三叔家。窑洞看上去已经有好些年没有人来过了,院墙和屋墙早已倒塌,倒塌的砖缝间已经长满了杂草。屋里的地面竟然没有经过砖砌,还是高低不平的土石地面,地上摆放着大大小小的石块,大石块应该是桌子,小石块便是凳子。
深子的鼻头有一股酸酸的感觉,回头望向群子,群子依然天真烂漫的问询着:“我刚上学的时候就是在这里上学的,环境怎么样?”
深子没有回答,只是伸手将群子紧紧抱住,眼眶微微泛红。
群子也被深子的情绪感染,轻轻的揉了揉鼻子,“嘿嘿,其实我在这里也就上了两年多,后面就到另一个小学去了,走我带你过去!”
“恩?还换学校了?”深子回过神来,问询道。
“是啊,那边才是正式的学校。我们上学的时候才六七岁,那边太远,又是山路,所以在这边给开了一个,方便我们附近的学生,等我们大一些了才会到那边。”
“哦,那还好,这边这环境,好难!”深子看着地面上散乱摆放的课桌--其实就是大石头--都有点心疼小时候的群子。
“咯-咯-”群子反而开心的笑着。
去新学校的路上,群子又变成了导游,讲解着:“这边其实只有三个老师,都不是正式老师。一个教语文,一个教数学,一个教其他的课,他们是村里少数的几个上完初中的人,因为学过点知识,就顶上来当老师了,只教一二年级,再大点就换到那边正式的学校了。
我们教室没有电灯,就只能白天上课。这教室外面的山路也很陡峭,我们那么小的孩子都不敢天黑了走,所以我们冬天的时候九点半才上课,下午四点就放学了,咯-咯-。”
“这么舒服!”深子也打趣的说道。现在城市里上学的小孩,学习负担很重,可能每个小孩都希望能有这样的作息安排,但是群子以及和群子一样的孩子,这种“幸福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