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寒惹恼了谁?
韩寒的小说我曾在书架上翻过,最早是《三重门》,文字朴实,至于思想性,我实话说,在翻看几页后未有深读这里不敢妄加评论,单就这本书的流行性上来说,是成功的,具有广泛的读者群很抓住他们这一群同龄者的心,他和
韩寒的小说我曾在书架上翻过,最早是《三重门》,文字朴实,至于思想性,我实话说,在翻看几页后未有深读这里不敢妄加评论,单就这本书的流行性上来说,是成功的,具有广泛的读者群很抓住他们这一群同龄者的心,他和他的小说也被定位为“80后”。文化在后工业化的世界作为一种商品,很多文学被作为文化商品而出现,中国的商业模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用它的这一特质给某某作家定性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亮点和卖点,某某人的作品划为哪一类标注上哪一类的标签自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80后是一种标签,好像定为此类的除了韩寒还有几位,文字上都是质朴的,内容深浅不一,小说新颖和真实,敢于把自己的心曝露在大众面前,文学性上,我不敢说,因为学术界喋喋不休争吵至今仍没有给文学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就我的认识,韩寒的书可以划为文学的一种,至少是文学的旁支。一个文学创作者,毋论文字功力如何他的心先要真诚,就像金庸笔下的郭靖,资质平平,武功初时也不甚灵光,他之所以成为侠,不是他的武功如何,是他那颗怀抱正义的心,所以我认为划定一部作品是否被定义为文学,作者对于文学的正义性也是衡量的标准之一。我之所以拿出韩寒来作为评论的对象,一是他的感言得罪了某些权威,二是在中国敢于挑战权威的人不是太多,而是少之又少,少到稍微有些与权威相左的言论就被视为异端,似乎要架上中世纪的宗教审判所设立的火刑场付之一炬。权威在中国已经数千年,辛亥革命后大量的新兴文化青年试图努力推翻种种强加在中国人头顶上的权威,但是在以后的若干年里,封建礼教的权威虽然短暂被推翻,但是又有新的变种,更变本加厉的让人不敢说真话,谁说谁就成为异教徒,比之火烧绞刑尤过不及。
权威有几种,其中首推政府宣传的种种,历史上每个政权任何开明民主的政府都会这么做。日本是民主国家,它就堂而皇之的在教科书里把侵华战争歪曲成对中国的救赎,美国也是民主国家,他的主流媒体依旧把朝鲜和越南的战争美化成捍卫民主的正义之举,还有法国,藏独的事情不用多言,在它的政府看来藏独是一件正确的行为,被国家的宣传机器反复鼓吹的。中国呢,政府对言论的控制大家心照不宣,教科书里的大家之言,名家之言自然是政府的相关部门反复斟酌后方才拿出来教育他的国民,我和我的前辈与后辈们都经历过这样的国文教育,小学中学乃至大学,反复的有几位,老舍,巴金,冰心,矛盾尔。他们的书成为国文课本的上上之选当然透露着政府干涉下的教育部门的良苦用心,若说“大家”这四位在当时在过往与今后都不能算,但是他们的言论与作品在意识形态上都是为政府服务的,政府挑选国文作品的顺序,应该是先意识形态再到文字文学。也就难怪难怪成年后文学修养与日俱增的韩寒对国文课本横加指责,尤其痛批“老舍,冰心,矛盾”的作品文采实在一般。
我注意到韩寒在提到国文课本中的几位政府推崇的名家里没有鲁迅的名字,这是我们这代人必读的一位大师。我经过研究,鲁迅先生在当时亦不是首推一指的国学大师,其学问与钱钟书,林语堂或者他的弟弟周树人一般高下,比之胡适之,梁启超,王国维等君要差了一截,韩寒之所以不提他,估计他对权威的挑战多少受到了鲁迅先生敢于《呐喊》的开蒙。大学里研究鲁迅曾经是汉语言专业的生员们的必修课,到如今也变成选修,皆因鲁迅激进的文字在任何朝代的政府大治时都不受欢迎,他的文字的煽动性很可能变成像韩寒这样敢于挑战权威的犀利武器。文学的左右选择方向等等和政治密不可分,从上古治世诞生的《诗经》起到战国乱世空前的百家言论到大一统的秦时法家,汉时儒,再到分裂割据的魏晋士大夫颓废的宫廷诗赋,隋唐盛世歌舞升平的五言七言绝句,五代分裂状态下唐后主李煜为首的华丽宫廷诗,宋朝政治上的民主启蒙诞生的宋词,元朝具有民族反抗精神的元曲,明清在政治腐败中诞生出的白话小说,民国时期各种古今中外思想的大斗法更是因为政局空前的动荡,直到共和国建立后反复宣传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催生下的小说、现代诗歌,中国的历朝历代的文学都和政府统治的需要与政局密不可分,韩寒公开评价巴金、矛盾等人文采差强人意的言论之所以受到各方的抨击,皆因他的言论与政府的需要大相径庭而受到强大的攻击。
巴金,矛盾等几位国文课本里的先生在上世纪前半页动荡的特定历史时期下写出的文章有针砭时弊,有随性对不明朗的政治形势的担忧,其中的文字自然而然把作者思想上的动荡跃然纸上,我们这些在新时期诞生者读之必然晦涩,而其文字因为对政权的建立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被政权建立者大加推崇也是情理之中。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中明确了历史是循着一定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向前发展,估计政权建立之初没有人预料到香港澳门回归,台湾问题由对抗,对立转为现在平和的对话,为什么教科书到现在,尤其是对于国民思想意识影响甚大的国文课本一成不变?
韩寒的评论很好,他直接道出了中国目前的教育中存在的诟病,权威们的抨击是一种无奈,他们或许也感觉到教育的滞后,但在目前的条件下还不具备支持推行全盘教育改革的政府力量。中国的事情大家心知肚明,政府不支持,没有人敢说话,韩寒说了,看看政府的脸色,大家心一横,反正80后还不成气候,权威们尚有力气乱棍打死,可怜中国的事情,要多几个韩寒打家力量强大起来,看看权威们瞧谁的脸色说话。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变靓装传奇发布网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爱情小说的读法
下一篇:霜与火之歌,记叙那沉睡的哲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