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派名剧《锁麟囊》

程派名剧《锁麟囊》

敦雅杂文2026-02-04 23:57:03
说起来有点好笑,我有一个很老派的爱好,就是喜欢听京剧,尤其喜欢听程派唱腔。1927年,在“首届京剧旦角最佳演员”活动中,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当选,被誉为京剧“四大名旦”。这四位先生的京剧艺术
说起来有点好笑,我有一个很老派的爱好,就是喜欢听京剧,尤其喜欢听程派唱腔。
1927年,在“首届京剧旦角最佳演员”活动中,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当选,被誉为京剧“四大名旦”。这四位先生的京剧艺术各有特色,梅派的“样”、程派的“唱”、尚派的“棒”、荀派的“浪”,各具千秋。
说起唱腔,梅派以其亮丽流畅,为广大戏迷熟悉和热捧,我却更喜欢程派的低回婉转,跌宕起伏。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这样的句子描写琵琶的音调:“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程派唱腔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样的。程派唱腔讲究音韵,注重四声,节奏多变,幽咽婉转,若断若续,如泣如诉,适合表现一些悲苦女性的命运。
程派名剧《锁麟囊》,讲述的是富家女子薛湘灵出嫁途中遇雨,在春秋亭偶遇穷家女子赵氏,赵氏因父亲置办不起嫁妆在花轿内啼哭,薛湘灵把装有奇珍异宝的锁麟囊相赠。多年后,薛湘灵家乡遭遇洪水,家人失散,流落街头,被一富家招入府中当老妈子,发现了旧物锁麟囊,方知主家夫人就是当年被资助的赵氏女子。最终,薛湘灵与赵氏结为异姓姐妹,并在赵氏帮助下与家人团聚,从此过上了幸福生活。
俗话说:听书看戏劝人方。《锁麟囊》的故事无非是劝人向善,讲的是善有善报。戏中女子薛湘灵曾经骄纵任性,因为锁麟囊的式样不可心,三番五次让家人去换,把老仆人薛良难为到哭,后来流落街头连粥都喝不上,只因偶为一次善举,最终得到了好报。再说那赵氏,自从得到了别人的周济,一直想着报恩,平日里乐善好施,大灾之年煮粥施舍,遇到过去的恩人更是知恩图报,善待了她及她的全家人。
《锁麟囊》是一部以为主青衣的戏。青衣扮演的一般都是端庄、严肃、正派的人物,大多数是贤妻良母,或者旧社会的贞节烈女之类的人物。青衣表演上的特点是以唱工为主,动作幅度比较小,行动比较稳重。念白都是念韵白,一般不念京白,而且唱工相当繁重。作家毕飞宇在小说《青衣》里这样说:“青衣则不同,就那么一个字,她也要咿咿呀呀的,一步三晃的,一手捂着小肚子,一手比划着,在那儿晃悠着,翘着小指头,慢慢地哼,等你上完了厕所,把该尿的尿了,该拉的拉了,前前后后擦完了,一回头,那个字还没唱完呢。”把青衣的形象刻画得十分到位。
我就十分喜欢青衣的动作和唱腔。只上台前的一声念白:喂…呀…,就把人带入了另一个境界。随着那轻移的莲步,整个人物就像是在水上漂着,你只看到裙摆的轻轻摆动,却看不到裙下的脚步。水袖轻轻一甩,兰花指轻轻一翘,一大段优美的唱腔如丝如缕从樱桃小口中慢慢唱出,真是无与伦比的艺术享受。
《锁麟囊》中有两个著名的唱段,一段在春秋亭遇雨时,一段在后花园想起前情时。这两段唱腔集中体现了程派“幽咽婉转,跌宕起伏,若断若续,如泣如诉”的特点,让人百听不厌。
说是喜欢,也不过是外行看热闹,京剧艺术博大精深,非一般人能参透的。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