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量闲置社会资财是对历史的一种 “犯罪”

高校大量闲置社会资财是对历史的一种 “犯罪”

法音杂文2025-10-15 23:13:45
中国高等教育经过近几年“大跃进”式的发展,其规模已经跃居世界首位。据数据显示,我国高等院校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3%,进入世界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但是,我国大众化的高等教育是以闲置大量的社会资财为
中国高等教育经过近几年“大跃进”式的发展,其规模已经跃居世界首位。据数据显示,我国高等院校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3%,进入世界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但是,我国大众化的高等教育是以闲置大量的社会资财为代价的,并没有真正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在滚滚而来的“扩招”浪潮中,高校领导们各出奇招,使出浑身解数,跑关系、找门路,为筹集高校教育建设资金到处“化缘”。为了争取建设经费,他们不惜向金融机构高额高息借贷。尔后,他们在校园修建了大容量的图书馆、高规格的实验室、风格各异的教学大楼、各类模拟实验大厅等。有的高校还修起了供大学生模拟演习用的“联合国大会辩论大厅”。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为了培养更多国际性外交人才的需要,联合国总部的大楼也要被我们的高校领导们修建在自己的校园里。结果,高校里的房子是一幢比一幢雄伟,一所高校比一所高校来得漂亮。
那一幢幢漂亮的房舍,整整齐齐地矗立在大学的校园里,委实为大学的表面雄壮增加了不少底气。但往往由于配套资金没能到位,馆内图书寥寥,室中空空如也,这些投入大量资金修建起来的各种育人场所短期内根本没可能真正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因而也不能产生真正的社会效益。所以,这些鳞次栉比的雄伟建筑充其量只是各高校学子互相炫耀的一条条“资本”,也是地方领导显示办学政绩的一座座“丰碑”。而对于所谓的“联合国大会辩论大厅”,据称真正能模拟使用的机会非常有限,充其量也只是作为学校招生过程中显示自己国际化办学水平的一个可资炫耀的标本。随着生源数量的逐渐下降,这些建筑终将被名副其实地被闲置在高校校园里。
应该说,高校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大量地垄断和占有了社会资财,并造成了大量社会资财的闲置。
也许,诚如所言,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在教育上的绝对投入还的确不够,5000多亿的高校教育总资产对我国庞大的受教育群体而言只是一个很小的数目。但我们必须正视的现实是,新中国高校发展还仅仅只有半个世纪的历史,我国自有我国的国情。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属于发展中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还很低,还有部分人未能解决温饱问题。教育的发展必须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我们不能在教育的绝对投入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较,必须考虑我国的整体经济实力和群众的实际生活状况。
社会的进步是以不停息的生产实践作为前提的,如果拥有了社会财富而不将其投入扩大再生产,就不能连续创造社会利润,产生社会财富。因此,如果人人都只知道积聚社会财富为己所有,而不知道将其用于生产领域,也怕是于社会不利的。作为国家,首先必须平衡、调节生产与消费性支出的比例,保证生产性资产产生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目前,高校过多占有社会资产,并且闲置不发挥作用,就是减少生产性资本在生产领域的比例,就是将原本应该投入生产领域的生产性资本弃置不管,不使其真正盈利为社会所有,就是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就是延缓历史发展的进程。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高校过量闲置社会资财就是对历史的一种“犯罪”。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