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空山居士《苏幕遮—堆絮体、新韵五叠》

赏析空山居士《苏幕遮—堆絮体、新韵五叠》

写鉴杂文2025-09-28 21:00:23
苏幕遮(堆絮体、新韵五叠)词/空山居士(一)满楼风,空玉案;依旧夕阳,依旧夕阳淡。迟暮残蛛结绪叹;恰似心思,恰似心思乱。葬花吟,疏影怨;怎借西风,怎借西风劝?欲抱琵琶肠尽断;弦上声声,弦上声声慢。(二
苏幕遮(堆絮体、新韵五叠)
词/空山居士
(一)
满楼风,空玉案;依旧夕阳,依旧夕阳淡。
迟暮残蛛结绪叹;恰似心思,恰似心思乱。
葬花吟,疏影怨;怎借西风,怎借西风劝?
欲抱琵琶肠尽断;弦上声声,弦上声声慢。
(二)
冷花灯,寒月案;池榭孤烟,池榭孤烟淡。
半曲云谣分瑟叹;十里琴音,十里琴音乱。
去年忧,今岁怨;且盼伊人,且盼伊人劝。
无奈秋风裁絮断;燕子还乡,燕子还乡慢。
(三)
露栖轩,风捋案;篱畔菊开,篱畔菊开淡。
更晓寒蝉欹叶叹;几点闲愁,几点闲愁乱。
泪方弹,心又怨。梦里谁来,梦里谁来劝?
尺素三笺情望断。最怕归鸿,最怕归鸿慢。
(四)
瘦婵娟,孤酒案;烛底韶光,烛底韶光淡。
把盏朱门惆怅叹;醉理红尘,醉理红尘乱。
事将非,情薄怨;难见卿书,难见卿书劝。
几度关山魂梦断;羁旅迢迢,羁旅迢迢慢。
(五)
月临窗,霜枕案;残簟馀香,残簟馀香淡。
一夜西风敲牖叹;遍地黄花,遍地黄花乱。
 旧千伤,新百怨;愁也无人,愁也无人劝。
只恨天涯将梦断;长赋相思,长赋相思慢。

钦定词谱:《苏幕遮》双调62字
仄平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
仄平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

一、说明:
词牌《苏幕遮》,此调原为唐玄宗时教坊曲牌名,来自西域。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韵。“堆絮体”乃清代著名词曲家“万树”首创,用一种顶针叠句作词,将前句借作后句的前半部分,如堆棉叠絮状故称为“堆絮体”。
二、注释:
池榭,池苑台榭;云谣,在词中意指《水云谣》;尺素,古代用绢帛书写,通常长一尺,因此称书信;卿书,伊人寄情之书;簟,竹席;牖,窗户。
三、词解:
这组词以萧瑟、黯淡、凄凉的秋季为背景,描写了一对远隔万水千山相互心仪的情侣,却不能如愿以偿地去体味爱情甜蜜的那种相思无助、痛苦幽怨、借酒消愁、夜不能寐、怀人盼会的惆怅心情,一三两阙是那在水一方的伊人幽怨,二四两阙是远隔千山的孤客惆怅,第五首最后两句以收束全组的方式道尽了两人的千愁百肠;抒发了词人因思念之苦却又万般无奈的情怀。
四、赏析:
第一阙:她身处西风萧瑟的楼台,眼前玉案空无一物,远处是黯淡的残阳;看着这些萧瑟孤单的情境思念情郎本来就够悲伤了,但作者觉得并不够,紧接着又以“残破的蛛网”来表达“恰似心思,恰似心思乱”,极尽渲染之能事;下阙又顺其自然地引用《葬花吟》《疏影》牵出她的感叹“怎借西风劝慰满腹幽怨?”本想抱着琵琶一诉衷情,无奈肝肠寸断,令相思之苦声声而慢。“结绪叹”、“恰似心思乱”一语双关,此乃第一阙之妙笔,一叹也!
第二阙:他(抑或就是作者吧)伴着冷寂的花灯,清寒的月案,还有池榭淡绕的缕缕孤烟,为解相思将半曲《水云谣》付琴而叹,无奈相思未解反惹琴音乱了十里(心乱、情乱),为什么会惹乱琴音呢?因为“年年忧怨;却未能盼得伊人来劝,满目皆是秋风裁断的絮柳,不见春天燕子该怎么回还家乡”?“分瑟叹”、“十里琴音乱”、“裁絮断”化典于无痕,此乃第二阙之妙笔,二叹也!
第三阙:轩廊露满,风扰几案,岁到重阳菊花却越开越开淡了,她思念情郎彻夜难眠,听着斜靠落叶的寒蝉悲秋而叹,叹得她几点闲愁愈加慌乱;叹得她刚拭罢涩泪、心儿又怨了,哎,今夜梦里有谁来劝呢?相思之苦已写满整整三篇、情也望断,只怕那捎信的归鸿飞得太慢哦!“欹叶叹”、“闲愁乱”用字极为考究精准,此乃第三阙之妙笔,三叹也!
第四阙:月亮愈见瘦了,酒案还是是那么孤独,寂寞的光阴在烛台下若有若无,他借酒浇愁倚门而叹,似醉非醉之间细数纷乱的红尘;往事终将而去,空留那份情感日渐怨薄,这万般愁肠也不见有她的音信来一解相思之苦,何奈关山梦断几度,客居他乡归途漫长啊!“瘦婵娟”、“醉理红尘乱”将词人的惆怅刻画得入木三分,此乃第四阙之妙笔,四叹也!
第五阙:乃收篇之作,词作者以“明月、清霜、残簟、西风、黄花”等词将凄凉的情境渲染到了极致,再辅以极具动感的“临、枕、敲、乱”等字,将千惆百怅的情感推向了*!特别是下片的“新、旧”二字用得颇为巧妙,很好的表现出了整组词的情感基调,“愁也无人劝”交代出了他们隔着千山万水那份凄楚的思念之苦,最后一句“只恨天涯将梦断;长赋相思,长赋相思慢”则为读者留下了足够的回味空间。真是余韵绕梁不绝啊!“霜枕案”、“敲牖叹”、“愁也无人劝”这几组词句用得颇为巧妙,此乃第五阙之妙笔,五叹也!
词人饱满的伤秋思人情怀就这样从听觉、视觉、感觉上向读者袭来,让读者不由自主地入情、入境。作品笔调空灵雅致贴景贴情,动静结合虚实相依,在我们眼前展现出一幅借酒消愁,身伴月亮或残阳西沉,吟哦独品相思的痴情场面。从而更加构成了虚实相映的画面,这情思绵绵、生动如画、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体现了绵柔之美的写作风格。很自然地亮出了主题:相思、怀人。将词人无可奈何的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使整组作品染上了一层凄婉的感*彩。
五、词评:
1、这是一首典型的爱情婉约词,颇有代表性。写作特色尤为令人称道,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堆絮体”创作,顶针与反复(叠句)的相结合,空间就会因此被这些东西束缚,很难丰富意境,但词人却极为善于谋篇立意让每一阙都成了不可多得之妙品;尤其更为难得的是五阙词采用相同的韵脚字叠加而成,于气势上极有震撼力!由此可见词人的独具匠心。
2、酌字锤句高度凝炼贴切谐和,韵律工整优美,读来朗朗上口,意象贴切丰盈,化典无痕,深情隽永,极好地抒发了一种相思怀人之情。每一阙62个字里都融汇了词人的智慧、情感、以及博学,恰到好处地完成了一组堪称上品的佳作,让人感动于对爱情的执着!实在难得!
3、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有效而和谐地调动了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