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与和谐-谈青青河畔草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十九首是古诗的代表作品,而这首诗的前六句更成为十九首的代表,我们在其间认识了美与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十九首是古诗的代表作品,而这首诗的前六句更成为十九首的代表,我们在其间认识了美与和谐,生活与情致,古诗的不可及正在这些寻常而又美好的句子上。这首诗全篇都很平淡,而又丽质天成,所谓天衣无缝,于是我们乃惊讶于那语言的神奇了。
“青青”二字不用解释,“河畔草”是草生在河畔,古辞“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孔子又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草青而在河畔,便随着河水带到了遥远的去处,这遥远之思都被那“郁郁园中柳”的柳色深锁于园中。白居易“远芳侵古道,晴晴接荒城”,遥远而寂寞。那青草的寂寞,却是深思隐藏在郁郁园中柳的热闹之下。郁郁中包含着一种寂寞,寂寞中又化为一个从容的世界,这是一种矛盾,又是一种和谐,于是我们才看见“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在这个小园中,楼上的主人一出现便点缀得更热闹了。至于那寂寞是什么,你于此应也可以知道。青是冷意,红是温暖,所谓“红杏枝头春意闹”,岂不是热闹的解释吗?(
于是这时的“娥娥红粉妆”仿佛这人真穿着一件红衣服吧,这一点暖情是一点一点暖上来的,这时园中的颜色更加缤纷了,园内的空气越发地温暖了,忽然来了这么一句“纤纤出素手”,出现得那么自然,于是园中的一切颜色都成为陪衬。东坡词“手弄生绢白纨扇,扇手一时似玉”,那么白净,那么柔和,在一切喧闹中成为一幅停留的色相,在一切不同的颜色中变为一个集中的焦点,因为它没有颜色,便成了一切颜色的归宿。而这里一双白手的主人正是那谐和寂寞的中心,寂寞是她的心,谐和是她的性格,于是园内便有了小草的深思,便有了垂杨的风流,这才成为一个大的谐和。白的纯洁似乎将被一切的颜色所染上,所以那素手便纤纤得如此见而生怜,但又没有真的被染上,这便是那素手的美德。
诗中一连六个形容词似乎从未出现过,它的难不在于形容词的难得,而难在如此地浑然天成,从草到柳,从柳到楼,从楼到人,从人到衣袖,从衣袖到素手,再呆板不过了,但有谁觉其呆板呢?因为那颜色是一步步地由青草到绿柳,到了楼上的红妆,到了红妆的素手,由青而绿,而粉,而红,由冷落渐而如火样地燃烧起来,但终于都停止在一点素净之上,你才觉得这变化真是神奇。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寂寞永远是深藏在喧嚣之中,才更成为无凭的寂寞,‥‥‥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变靓装传奇发布网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盖茨先生,向你致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