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叹
中国古典文学的知识如长江大海,永远取之不尽。学习《郑伯克段于鄢》很是让我感悟。好的文章正是如此,每一个触角与切入都可以得到一些哲理性的启示,正如诗句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这篇文章,成岭成峰。首先姜
中国古典文学的知识如长江大海,永远取之不尽。学习《郑伯克段于鄢》很是让我感悟。好的文章正是如此,每一个触角与切入都可以得到一些哲理性的启示,正如诗句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
这篇文章,成岭成峰。首先姜氏对于同样出生于自己肉身的两个孩子不同对待,厌恶郑庄公,娇宠共叔段,屡次求先王武公立共叔段为太子,又屡次求请郑庄公为其封地,导致共叔段骄蛮纵横,实是母亲之过!此法教育,当应是现今社会的一些家庭及长辈有所深思,甚至可以引起一些学校的教师加以思索,每一个学生都相当于自己的孩子,试问:有几个教师可以真正做到一碗水端平?究竟是自己的教育方式更加导致了学生素质的千差万别?还是学生自来秉性如此?
本文通过对姜氏、郑庄公、共叔段母子兄弟间的争权,刻画了郑庄公阴险狡诈,共叔段骄纵贪婪,姜氏偏心狠毒,揭露了郑国统治内部的尔虞我诈,互相倾轧的激烈与矛盾冲突。本文叙事简洁生动,写出了姜氏的偏私任性;共叔段的少年骄纵,野心勃勃;又通过郑庄公的言行,生动刻画了他的老谋深算。
最有争议的当是郑庄公,身为共叔段的哥哥,当面对亲弟弟不断侵害自己的利益,究竟是出言劝止还是一味地放任才是亲情?从现象上看,郑庄公没有任何警告与惩罚弟弟的表现,而是一再容忍。这到底是在救他还是在害他?骨肉相残固然残酷,但初时,二人并未过达如此血腥地步。共叔段的一再得寸进尺,其中包含了母亲的宠纵,是不是也包含了哥哥有意识的容忍?而这种容忍的目的就是要等到到该出手的时就出手,毫不留情,与亲弟弟浴血争战,使之弃城,逃往别国。
“不义不昵,厚将崩。”这一句也颇让我感慨。人,社会,团体,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忠义与团结的奉行,是前进与进步的唯一保证。只有众人齐心协心,团结一致,牢牢地抱在一起,才可稳步发展的同时求取飞速前行,不然,真是不如固步自封、原地踏步好了,最起码不会导致最终崩溃与迸裂的后果。而不义之事,更将是导致这一恶果的催速剂,任何人万万不可轻触!
不可否认,郑庄公有勇有谋,在母亲与弟弟的阴谋下不惊不惧,从容不迫,把一场内外接应的叛乱稳稳地打胜!在政治上,郑庄公胜利了。但在亲情上,失去了母爱及手兄,这胜利能弥补吗?虽然文后郑庄公与母亲冰释前嫌,但母子之间血浓于水的情,毕竟被稀释得如此淡薄!帝王之家的悲哀所在!读此,我万分感谢自己是平凡的普通人,生于平凡的百姓家庭,才得以与自己亲爱的小弟儿时一起上学,如今彼此照顾,牵挂。还有我们平凡却伟大的父母亲,一家人其乐融融,甜蜜生活。感谢上苍!
另外从共叔段身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人贪婪与无知的劣性。
我始终相信一句话:属于你的永远是你的,不属于你的抢也得不到。这很像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的王对二太子殿下所表达的心情。
一个人算什么?一座城算什么?一个人生活在这世界上究竟什么最重要?
电影的最后,二太子跪于母亲面前求乞原谅,无法为其报仇,于瞬间自刎的一幕感人肺腑、催人泪下。一个人活一世,不就重视这一分连生死都不惧怕的情吗?
共叔段的身上,完全看不到情字的体现。如果他懂得感情,珍惜感情,就会小心翼翼,尽善尽忠地做好自己,当好自己的京城太段,而不是“多行不义必自毙”的悲惨后果了!本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还要求什么?难道那一个宝座真的就比生命与亲情还重要吗?人呐,贪心不足蛇吞象!自酿苦酒自己品尝!
文中还有一个值得人们敬重的人物——颍考叔。不仅自己孝顺老母,更机智,巧妙地替郑庄公解了不能与母亲会面的心结,实是一睿智勇敢之人!从颍考叔的身上,体现着我国古老文化悠久历史一直以孝为重,推崇孝道的精神,因此才有《诗经》上这样一句:“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这一点,很值得我们现代人类在精神文明与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同时,谦虚谨慎地向颍考叔学习,并致力将此美德一代一代传将下去!
而文中统治阶级内部互相倾轧、骨肉相残的冷酷现实就更让我哀叹了!这一点,又和《满城尽带黄金甲》极其相似,不谈也罢!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变靓装传奇发布网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我读书,我快乐
下一篇:何谓红袖的?何谓弈城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