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究竟写给谁看——诗歌的浅思漫想

诗究竟写给谁看——诗歌的浅思漫想

托姻杂文2025-05-27 23:21:50
没有诗的灵感,也没有对诗歌艺术的深钻,显然由于自己才疏学浅。但是有一点点想法,不敢雷同于“诗,写给诗人看”的观点。前一段时间,有人感叹诗歌的不景气,谓之“诗歌已经死亡”,表现了渴望真正诗歌的过激情怀,
没有诗的灵感,也没有对诗歌艺术的深钻,显然由于自己才疏学浅。但是有一点点想法,不敢雷同于“诗,写给诗人看”的观点。
前一段时间,有人感叹诗歌的不景气,谓之“诗歌已经死亡”,表现了渴望真正诗歌的过激情怀,其实是不确切的议论。这倒罢了。近段,又有朋友提出:诗,写给诗人看。这种认识,似乎都有一定的依据和道理,但透过假象,我们还是应该从更客观更真实的一面去认识这门艺术。
首先,我们必须毋容置疑地承认,诗歌应该放在更辽阔的空间去发展,力求使更多的人去关注和欣赏,局限于诗人之内是狭隘的。主要见解有二:
一真正的有价值的诗歌是老少皆宜,传承不衰的。从唐宋到现代,很多优秀诗歌,三岁的娃娃都琅琅上口。那些饱含哲理意境绝妙的诗句,从课堂书本到家庭壁画,无不显现。恐怕流传到何年何月是无人知晓的。
二诗歌是表现生活的,辽阔的宇空,纷繁的世界,不应该局限于小天地去作为一种单纯的情书运用。尽管我们可以人为地把诗歌划定在小圈圈里,但这种贵族化的设定决不是发展方向。我们必须努力打破这种界限,使其发扬光大,那些只在小天地里自娱自乐的作法,只能使其自取灭亡。而况,生活中,普通平民与诗歌爱好者并不遥远,而诗歌爱好者与真正的诗人距离还不短,诗写给诗人看实在太有限。中国有几个真正的诗人?
漫看今日诗坛,人头攒动,似乎莺歌燕舞,但细看静观,实在不容乐观。
要么生涩古僻,要么白话连篇,或是云天懵地,看了半天与题不沾,再不然则是诗句不该连的连,不该断的断,标点错乱。其内容多是你呀我呀情呀爱呀,读多了让人厌烦。
每一个有责任的中国人,特别是那些编辑和诗人,应该给以指导和必要的规范,不可一味地责难慨叹。如果立志传承文化,就要着眼于公众,着眼于未来,雕琢出精品,写出万人欣赏,万古流传的杰作。那种划定在诗人中的自慰,是一种悲哀,真正的诗人也不会买单。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