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瘾、酒瘾和官瘾

烟瘾、酒瘾和官瘾

邮售杂文2026-02-08 22:02:49
对一件事或者物的迷恋,达到了一定程度就会成瘾。中国艺术研究院吴祚来说:“成瘾是一种病,烟瘾是,酒瘾也是。但世界上最可怕的成瘾,其实是官瘾。”这话虽然有损于当官者的形象,但也不是胡编乱造。否则就不会有这
对一件事或者物的迷恋,达到了一定程度就会成瘾。中国艺术研究院吴祚来说:“成瘾是一种病,烟瘾是,酒瘾也是。但世界上最可怕的成瘾,其实是官瘾。”这话虽然有损于当官者的形象,但也不是胡编乱造。否则就不会有这么多趋之若鹜的人去报考公务员,也不会有这么多的人去跑官、买官了。若没有人跑官、买官,中共中央也就无需再年年强调,选拔干部要严禁“跑官、买官”。
近期,各级地方政府都在部署换届,在职官员调的调,退的退。以前苦苦等待,愁着没有机会晋升的人,眼看着机会来了。但想当官就得跑,没有人会把纱帽套到你头上。上星期,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署名“仲祖文”的评论:“换届风气的好坏,直接关系换届工作的成败,关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目标的实现,关系党的形象和威信。”虽然这已经是老生常谈,但在这个时候提出,分析人士还是认为,此番言论说明,以往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突击提拔干部等不良现象,现在依然严重。“仲祖文”是中央组织部的笔名,可见这篇文章虽是个人署名,但代表的却是中共中央的声音。
中央党校教授林喆向《法制日报》记者说:换届时期往往是跑官要官、买官卖官高发的时期,而这与用人制度的深层次问题密不可分。“这些年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或者说是一种腐败的机制。就是说你要当官,要被提拔,就得跑官,于是买官卖官成为用人制度上一个挥之不去的顽疾。有些官员甚至是一路‘买’上来的。”林喆认为,换届中的腐败现象还包括,“向下跑官”、“越级要官”、“交易期权化”等用人腐败新动向。“‘向下跑’是指个别人在换届选举和选拔任用中,不择手段拉选票、拉推荐票,甚至出钱贿选;‘越级要官’是指买官者已不局限于向直接主管领导行贿,而是向上一级领导行贿,再由这些领导出面向其主管领导施加影响,从而达到买官的目的;‘交易期权化’则是指有的买官者在‘买卖交易’时暂不‘付账’,等时过境迁,大家不再注意时,再神不知鬼不觉地给卖官者奉送钱物。”
跑官、买官并不是腐败“新动向”。早在一九八六年中共中央就发出《关于严格按照党的原则选拔任用干部的通知》,通知中提出:“坚持干部职务安排由组织决定的原则,刹住拉关系、走后门、伸手要官的恶劣风气。……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坚决反对和抵制跑官要官的歪风。既不能自己为跑官要官者说情,也不能通过身边工作人员或家庭其他成员为跑官要官者提供方便,更不允许纵容、放任、支持身边工作人员或家庭其他成员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去伸手要官。……对经过查实确属跑官要官而得到提拔任职的,要坚决予以撤销;对放弃原则,给跑官要官者办理提职的单位直接负责人,要给予批评,以至必要的惩处。对搞个人封官许愿的,一经查出,也要严肃处理。”
2005年中共中央组织部发出《关于印发〈关于切实解决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几个突出问题的意见〉的通知》中又明确重申要:“严肃查处‘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问题。对“跑官要官”的,要批评教育,在一段时间内不能提拔使用,情节严重的要进行组织处理。……对受贿“卖官”的,按有关规定严肃查处,对行贿‘买官’的,一律先免去职务,再按规定处理。”
当下中央再次重申严禁“跑官要官”,说明这种腐败风气远没有刹住。中央党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授向记者描述了他所目睹的某地换届选举过程:“在选举时有规定,如果同意,就什么都不用写;不同意的话,就在选票上画个圈。这样一来,尽管是不记名投票,但不同意见的人就要动笔。结果就是,谁也不敢动笔,大家都同意”。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杨建顺告诉记者,换届中出现问题的最根本原因在于,现有的相关政策、法规没有被很好的贯彻执行,或者是根本就不去执行。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蔡霞说:许多程序流于形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权力意志起到了实质性、决定性的作用。“个别领导干部将组织变成了实现个人意图的工具,在用人时多是出于个人的考虑”。看来跑官、买官的症结大家都看到了,难道党中央就没有看到吗!显然不是!那么这个腐败的毒瘤何以几十年都无法割除呢!?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