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味耒阳
我曾经在散文《耒阳是一坛酒》里,把耒阳比喻成一坛神奇、厚重、醉人的烈酒,意深藏厚,馨香绵长。其实,作为农耕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耒阳更是一盘美味,品种齐,品类多,形成了自己的特产品牌,让人回味无穷。茶籽油
我曾经在散文《耒阳是一坛酒》里,把耒阳比喻成一坛神奇、厚重、醉人的烈酒,意深藏厚,馨香绵长。其实,作为农耕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耒阳更是一盘美味,品种齐,品类多,形成了自己的特产品牌,让人回味无穷。茶籽油
耒阳,油茶之乡。茶油,油中之王。
耒阳茶籽油,源远流长。早在1800年前,耒阳人就开始栽培油茶树,其油素以品质纯正、营养丰富而香飘万里,闻名于世。1983年8月下旬,世界粮食计划署派来两名官员专程到中国耒阳考察油茶林。一年后,一项由联合国援助的、命名为WFP——中国26962工程的耒阳油茶林改造工程项目正式启动。该工程的成功实施,大幅提高了耒阳茶籽油的产量、质量。目前,耒阳市有油茶林120万亩,常年产茶籽油400余万吨,居全国首位,名副其实的油茶之乡。
耒阳茶籽油,色泽乌黑,存放时间长,历来就是食用油中的上品。外地人到耒阳旅游探亲,首先想到的是带几斤茶籽油去。耒阳人馈赠亲友,送茶籽油胜过送名烟贵酒。
茶籽油如此金贵,摘茶籽就成了耒阳人的大事。每到寒露时节,家家户户便忙碌起来,远在外地打工的青壮年也千里迢迢赶回家乡摘茶籽。那几天,满山遍野,红男绿女掩映在碧绿的油茶林中。那场面是热闹而艰辛的。摘下的茶籽一担担挑回家后,还要在禾场晒几天,直到茶果壳子开裂了才堆放在家里。到了初冬,雪白的油茶花开了,人们夜间围坐在火炉边拣茶籽。拣茶籽是个细活儿,就是把裂开的外壳剥掉,把乌黑的果实拣出来,反复繁琐。记得我和妹妹总耐不住板凳,母亲就给我们讲故事,吸引我们不愿离开。
茶籽拣完了,就选个好日子,全部送到榨油厂去。那时还没有榨油机,榨油厂设在山谷溪流边,借用水力带动木磨盘把茶果压碎,再放入用松树掏空做的榨筒里,两个壮实的劳力一起推着木柱子,朝榨筒里的木尖撞击,“黑哟黑哟——咚”,把茶籽油一点点挤压出来。新鲜的茶籽油立即就可以食用,炒出的菜格外香,炸出的红薯粑粒格外脆,怪馋人的。
坛子菜
顾名思义,坛子菜就是用坛子腌制的咸菜,它是耒阳一种古老的特产,脆、咸、辣、酸、甜,营养丰富,极易刺激食欲。
耒阳坛子菜起源于远古时代,那时候人们食物不多,为渡过饥荒,就选用陶罐封存鲜菜,以备应急用。经过数千年的口传心授,推陈出新,耒阳坛子菜发展为一种风味独特、品种多样的地方特产。
耒阳坛子菜不同于泡菜、酱菜等腌菜,它突出的是坛子,坛子越老菜越香。新置的坛子,只有经过严格的技术处理后才能使用。在耒阳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几个甚至十几个坛子,有的坛子传了好几代人。而坛子菜的制作技术更是每个家庭主妇都会,不但所有蔬菜能制成坛子菜,而且花样百出。以萝卜为例,就有酒浸萝卜、豆腐乳萝卜、盐水萝卜、甜酸萝卜,达数十个品类。每一个品类风味不一,却是佐粥、拌饭、下酒的佳品。
初中时,因为学校离村子远,读寄宿,每周回家,我总要带上母亲腌制的坛子菜去学校吃。一直到现在,我家里还有四五个坛子,装着父亲腌制的蔬菜。平时油腻没有食欲的时候,或者事忙来不及炒菜的时候,坛子菜就成了碗里的美味。
湖子酒
湖子酒者,用糯米酿制的甜酒也。
耒阳湖子酒,历史悠久。相传三国时张飞巡视耒阳,县令庞统担心张飞性烈饮酒误事,下令县城禁卖烧酒10天,用糯米酿制成湖子酒招待他。张飞饮后大为赞赏。从此,耒阳人代代保持着酿造湖子酒的传统,并在此基础上研出一种入口绵甜、多饮不醉的低度酒,称之为张飞酒。数千年以来一直是耒阳人馈赠亲朋的佳品。
耒阳湖子酒,浓度低,香气浓郁,酒味醇厚绵甜,含有多种葡萄糖和人体18种所需的氨基酸,常饮能延年益寿,还可作药引、调味、解腥。改革开放以来,张飞湖子酒已成为耒阳一个品牌,畅销全国。曾经,我的父亲就是靠酿湖子酒和米酒卖供我读完了中专。至今,那种浓香仍然萦绕在我的心中,温馨而甜蜜。
立夏粥
立夏粥,也是耒阳饮食一绝。
耒阳人历来重视农桑活动,对二十四个节气特别敏感。每个节气将临,人们总爱通过一些祭祀形式个应节食品,直观、形象地互相提醒不忘农事,不误农时,从美食中共享生活的乐趣。比如立夏,正是插秧时节,农作辛苦,各家各户就熬制立夏粥,以表达对丰收的美好祝愿。
立夏粥是用大米作主料,伴以精肉、糯米丸子、粉丝、干笋、香椿、猪杂、红枣、豌豆、豆芽、鸡蛋等十几种佐料熬制而成。起锅后热气腾腾,香气四溢。邻里之间,互相赠送,一来展示自己的手艺,二来融洽感情。
遗憾的是,立夏粥只有立夏时节才能吃到。要是耒阳人能够把这道美味发扬光大,在每个节气都做,甚至变成酒店的常用美食,一定大受欢迎的。
苍粑粒
耒阳苍粑粒,游人不思归。
苍粑粒为何物?耒阳乡村的古老风味小吃。
说它古老,是因为它是炎帝神农发明的。相传神农在耒阳创耒铝时,看见人们饥不果腹,就利用尝百草的机会,在溪流边采集到一种叶背微白、颈带青绿、有粘性的苍草。他试着用石臼捣烂,捏成团团,用蒸笼蒸熟,一吃,不仅无毒害,还能充饥,就发动人们采集苍草蒸吃。后来,他又用米粉掺入其中,做成粑粒,发现味道特别鲜美。有次,一位北方来的族长经过耒阳东乡南门口,肚子极为饥饿。神农就用苍草和米粉做的粑粒献给族长,族长连声叫好,问这美食叫什么名字?神农沉吟了一会,他看见一个老妇人正用粑粒在祭拜上苍,灵感一动,说:“这些草不是苍天播下的种子吗,就叫苍粑粒吧。”苍粑粒很快就在当地传开。到了明朝时候,耒阳还出现了靠卖苍粑粒养家糊口的。
据说,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三年困难时期,我们村里很多人家就是靠吃苍粑粒度过难关的。有的人家实在拿不出大米,就把谷糠掺入苍草里做成糠粑粒吃,口味虽然不错,但是却造成拉屎不出,还出了两条人命。如今,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了,吃糠粑粒的悲剧成了历史。但是,苍粑粒作为一道风味小吃,仍然为人们怀念。近年来,在一些农贸市场,我惊喜地发现出现了苍粑粒,而且很受市民欢迎。
看来,这种源自自然、没有任何污染的绿色食品,永远不会被时代抛弃的。
江头茶
茶是故乡浓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变靓装传奇发布网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