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救孩子们吧

救救孩子们吧

三祀杂文2026-01-20 18:15:56
今年四月份一名从日本返沪的男子汪某到达浦东国际机场后不久,因为学费问题与前去接机的母亲发生争执,便从行李中取出一把水果刀,朝母亲连刺9刀,导致其母当场昏迷。闻之,全国一片哗然。华中科技大学继今年十月份
今年四月份一名从日本返沪的男子汪某到达浦东国际机场后不久,因为学费问题与前去接机的母亲发生争执,便从行李中取出一把水果刀,朝母亲连刺9刀,导致其母当场昏迷。闻之,全国一片哗然。华中科技大学继今年十月份一名机械学博士和一名校外人员在其本部同济医学院坠楼身亡后,仅隔7天,一名建筑系大四学生再次跳楼自杀。短短9天时间里,有着“中南六省第一校”及“南方小清华”之称的高等学府悲剧接连上演。一时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江西师范大学郑晓江教授认为:“当下的大学生在学习、就业、情感、人际关系等方面出现众多问题。高校相继发生学生自杀事件,一方面暴露出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的不足,另一方面也凸显出高校对学生生命教育的缺位。”
无独有偶,我市一医院急诊科今年下半年一共接诊了九位自杀的学生,最小的九岁最大的十九岁。这些孩子中只有一位是男孩,其余的都是女孩,其中一位女孩还没有去医院就已不治身亡。这一系列自杀事件不由得让人反思:孩子为什么自杀?谁把孩子逼上了绝路?社会是否存在问题?活着的人们有何感想?怎样杜绝此类事情的再发生?
作为既是家长又是教师的我更深有感触。现在好多学生在学校里不学习,胸无大志,心里空虚,无所事事,过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在课堂上不是睡觉就是玩手机,或者吃饭,或者说话,或者看玄幻小说等等不一而足。责任心强的老师过去制止,有良知的学生能收敛一下,也有一部分学生和老师顶撞,甚至对老师露出不屑一顾的神情。一次,我曾让我班的学生说出自己的理想:有的说愿意整天玩游戏,有的说能躺在床上美美睡一觉,有的说考上自己满意的大学,有的根本就没有理想,只是站在自己座位上傻笑……有一个学生说希望有车有房,有足够的钱到世界各地去旅游,尤其要到马尔代夫去大饱眼福,并说自己也明白如果不付出努力就不会美梦成真,可就是不愿意学习不愿意吃苦,一学习就心烦意乱就头大。他一说完这些话,好多学生热烈鼓掌,都道他说出了他们的心理话。我一时无语。学生不愿意付出努力,好逸恶劳,好高鹜远,对前途迷茫。我国现在的教育怎么能到了这种地步?谁之过?是社会?是学校?是老师?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点也不假。一棵小树,只要不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有雨露的滋养,阳光的照耀,十年后就可以长成参天大树。可是树人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单纯地供孩子吃喝穿都是极容易做的小事,可要让他们茁壮成长,成为国家栋梁之才,这却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这需要社会的大力支持,需要父母的精心呵护,需要老师的耐心培养,需要他人的关爱。“百年树人”主要是指培养孩子要有健全的心智强健的体魄,而这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有可能见效。
现在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为了迎接高考,为了让学生考上好大学,为了不辜负家长的厚望,为了赢得所谓的声誉,当老师的只能按照学校的要求去做。其实只有老师才能真正理解学生的难处,体谅他们的苦衷,明白他们压抑的个性。可是老师们却无可奈何!一个人左右不了局势,扭转不了乾坤。这犹如套在自己身上的枷锁,越想挣脱,它却束缚得越紧。老师所能做的也只能开导他们,缓解他们的压力,引导他们走向正路。
就现在这种局面一部分人已经提出应该在学校里开设心理课,为学生排忧解难,及时疏导他们心中的困惑,缓解他们压抑的个性,让他们健康地成长。其实这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是治表不治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国家审核的教科书浅显易懂,为什么考试题目却出得那么高深?于是各个学校自己编书编题大行其道,试题泛滥,学生淹没在题海里不能自拔。他们整天被题海灌输得晕头转向,哪里还有什么兴趣顾及其它,更不要说有创新创意。
我国综合国力比以前大幅度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许多,在国际上的地位也上升不少,可是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信仰缺失,道德败坏,民风日下,贪污腐败,人满为患,环境破坏严重,钱权交易成风,人们对金钱趋之若鹜等。由于人多粥少,为了得到一些可怜的粥喝,人们勾心斗角,明争暗抢。社会各行各业里人们的压力增大,于是把压力传给父母,父母再释放给孩子,孩子是最有实力也是最脆弱的群体。由于他们的心智还没有成熟健全,最容易受到攻击侵害,也最容易扭曲变形,甚至走向自我毁灭。
好多人都说现在的孩子是家里的太阳,父母都围绕着太阳转。这只是表面现象。父母在满足孩子的物质方面,运用怀柔政策,可是在学习方面,为了让孩子有个好的未来,面对孩子的惰性他们面目可憎,又运用大棒政策。为了抽出时间让孩子学习,考上满意的大学,父母包办了一切,让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却没有教给他们如何生存如何做人,只是一味地让他们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其实孩子学的很多知识都是无用的,这种加班加点超负荷的学习方式把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创新抹杀掉。他们又不知道父母的艰辛,却学会了享受,害怕吃苦,遇到挫折便会一蹶不振。这不正应验了中国一句“富不过三代”的古话?学生回到学校没有在家众星捧月般的优越感,面对角色转移困惑不解,又没有能力改变这种局面,由于适应不了这种反差,孩子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便不足为怪了。
社会是个大舞台,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可是所有的父母怀着梦想怀着期盼,都想让孩子走上大学这座独木桥。殊不知孩子的兴趣不同,当然走的道路也会不同,可是父母非得逼迫孩子过独木桥不可,恐高的或者心不在焉的就会掉进深渊。在国外考大学比如像美国比较宽松也比较人性化,一年里学生会有几次考试机会,每科均按学生最好的一次成绩算。这样孩子便会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通过考试,很少有学生要考试多次,可是在我国大部分地方学生只有一次机会,这无形给家长和学生造成极大的压力。
有识人士看出一些端倪,大声疾呼国内老祖宗的精华没有学到,国外一些腐朽的东西却被吸纳接受。孩子不知道尊老爱幼,不懂得百善孝为先,没有学会谦恭忍让等,却强调发展个性,贪图安逸享受,爱钱如命等。于是便出现现在这种痛心的局面。
梁启超曾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