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岗工与农民工

下岗工与农民工

更为杂文2025-03-28 16:36:01
下岗工,以前都是城镇户口,叫工人,家里没有土地,吃、穿、住、行都靠工资;农民工,以前都是农村户口,叫农民,家里有土地,吃、穿、住、行靠农作物。改革开放了,城里的工人却大部分都下岗了,经济来源也便没有了
下岗工,以前都是城镇户口,叫工人,家里没有土地,吃、穿、住、行都靠工资;农民工,以前都是农村户口,叫农民,家里有土地,吃、穿、住、行靠农作物。
改革开放了,城里的工人却大部分都下岗了,经济来源也便没有了;改革开放了,农民却都到城里做工了,经济来源除了家里地里的收成,还额外多了一份以前都不敢想的工资。
城里的下岗工,年纪轻的还可以去外地打工,可四十几岁的下岗工,虽然有技术却已经落后了,虽然有经验可已经落伍了,况且家里上有年迈的父母,下有儿女,扛个煤气罐都需自己下手去做,就是能出去做工,也不能走远,古语说:父母在,不远游嘛!所以只有在家做些力所能及的活,以供养家糊口,所以在街上摆个小摊,卖个煎饼,以前都不屑的活,现在都能放下脸面去干了。
农村的农民工,无论是青年还是壮年都可以出去做工,家里只留守孩子和老人,因为他们有足够的粮食和燃料储备,只有到春耕秋收或者逢年过节时,才把挣的钱带回家,有的甚至都无需回家,因为现在科技发达了,地里的活都用机械了,再说有时一年的收成还不如在外工作一个月的工资多。所以生活条件、经济条件逐渐提高。再加上这几年中央对农村实行的很多优惠政策,工人有的,农民都有了,农民有的,工人却有很多都没有。
就说以前城市里的居民参军入伍,为的是在服完兵役之后,还能有一份固定的工作;而农村居民则是为了能够省下自家的粮食,还可以增加自家的政治背景,再高一点的目标就是能在部队提干。而现在城里的居民服完兵役后,回来已经没有什么工作可做,有的甚至连单位都不让你进;而农村居民却还能享受到当兵时政府给家里的补助,以及退伍之后的优惠政策。
下岗工在城市里都想找一份体面的工资高的工作,因为钱少了养不了家,因为只有工资才是他们的经济来源,而不能吃苦耐劳,养尊处优也成了他们的习惯;而农民工是什么样的工作都能做,无论是高层建筑还是基筑工程,即使再脏再累的活,只要能先维持住在城里的花销就可以做,因为他们知道即使挣不到钱,回家还有地,吃的穿的都不用发愁。
因为下岗工的钱都用在了日常生活的花费上了,所以银行里便没有太多的存款;而农民工在外打工的钱几乎都可以存进银行,只吃家里地里的收入即可。
城里的下岗工因为没有太多的存款,所以一家人便居住在几平米的老房子里,他们知道房价比他们的工资价格要涨的快的多,也许存一辈子的钱还不一定能够买上一套房子;农村的农民工因为在城里做工,习惯了城市的生活,不愿意再回到农村去,所以便拿出自己的积蓄再加上家里的收入便住进了城市。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各大城市、各中小城市新建的住宅楼里有百分之八十的都是从农村新来的居民;而那些等待拆迁的危房和钉子户却百分之九十都是原本的城市居民。
于是,我们知道中国的农民富了,而中国的工人阶级却穷了;于是,我们便看到了中国有了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却唯独没有工业银行!因为下岗工人没有太多余钱存进银行!

如果是放在同一起跑线上,倒是无可非议。然而在不同等条件下,便就会出现不公平竞争。如果如此下去,中国的贫富差距就会越拉越大,直至城里的下岗工人都去到农村种地、打工,再来一次轮回!我想这是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不愿意看到的,因为那不是社会的进步,而是社会的倒退!
记得有个笑话:五、六十年代,一个西方妇女在吃饭时向他的孩子劝说道:快吃吧,中国和印度的孩子都还饿着呢!到了九十年代,那个西方妇女的女儿,在吃饭时却对她的孩子劝说道:快吃吧,中国和印度的孩子在抢我们的饭碗呢!
而现在的中国:又是谁抢了下岗工人的饭碗?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