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鲶鱼”?

谁是“鲶鱼”?

铁鹞子杂文2025-09-18 09:47:05
现在有不少领域通过应用“鲶鱼效应”,激活员工活力,提高工作业绩,取得了有效成果。比如领导活动方面,人才选拔方面,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等等。甚至有人把“鲶鱼效应”应用到了婚姻生活分析当中,让人们从“鲶鱼效
现在有不少领域通过应用“鲶鱼效应”,激活员工活力,提高工作业绩,取得了有效成果。比如领导活动方面,人才选拔方面,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等等。甚至有人把“鲶鱼效应”应用到了婚姻生活分析当中,让人们从“鲶鱼效应”中学到一点婚姻智慧。
但谁是“鲶鱼”呢?是员工?还是领导者自己?是自身?还是第三者?各人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不同。
如果“鲶鱼”指的是员工,那么,这个员工就要表现出与他人不一样的特质,包括他的观点、行为、习惯都要与别人不一样。因为只有他与别人不一样,才有可能激发创造力。一个集体,如果员工的素质都是清一色整齐,那么,其思维定势、固步自封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产生奇思妙想、创造高效业绩的可能性就比较小。我很喜欢看那些为了执行特殊任务,挑选一批有罪但各具特长的人员组成敢死队的影视剧,因为这种形式的团队,在每个人极具牺牲精神的同时,还能保证完成任务,达成全局的既定目标。
一个集体需要不同性格、不同技能、不同工作经历的人加盟,“鲶鱼”会给整个集体带来活跃的气氛,带来创新的因子。当然,“鲶鱼”必须注意加强与他人的良性沟通,注重自身影响力的塑造,其他员工也要注意与“鲶鱼”密切协作与配合才行。而作为领导者,必须有效控制“鲶鱼”的数量。如果“鲶鱼”太多或全是“鲶鱼”,个个都想坚持自己的观点,使沟通、协作与配合无法进行,整个集体就会一盘散沙,就可能出现“单个是英雄、整体是狗熊”的局面。既然一条“鲶鱼”能够把一群鱼搅动,那就没有必要再放第二条“鲶鱼”,我们常说的“一山容不得二虎”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鲶鱼”指的是领导者,那么,这个领导者必须具有胸怀宽阔、视野远大、果敢决断、公平公正、鼓励创新、追求成就的特质。他必须高瞻远瞩,有明确的短、中、长期集体发展规划和目标,能够预见集体未来的发展走向与现有人力资源的差距,有效地识别人才、培养人才,奖优罚劣;他必须能够迅速发现集体死气沉沉、停滞不前的“病症”所在,并做到剥茧抽丝,快刀斩乱麻,迅速而有效地解决问题;他必须能够科学地决策并监督决策的执行,及时评估决策的有效性;他必须塑造鼓励创新的氛围,从工作流程、内容、人员配置、检查考评和奖惩等方面体现创新思想、创新理念;他必须能够清楚地看出整个组织或自身所处的位置、功能及其具有的责、权、利,既要把自己当作组织的一部分,又要把自己看成领导者,能够带领全体人员积极进取、打开局面、打破常规,取得良好效益。
思想境界同等,办事能力相似,工作水平无异,缺乏创新性,没有主动性,不思进取,效率低下……,这种同质性“沙丁鱼”造成的沉闷局面,“鲶鱼”领导者必须想方设法打破。或整顿纪律,规范制度;或改造流程,合理配置岗位和人、财、物。这样,才能使无能的“沙丁鱼”被吃掉或被赶走,有能耐的“沙丁鱼”得到重用和激励,从而使集体活力被调动起来。对于在“鲶鱼”领导下的“沙丁鱼”来说,唯一生存下去的方法就是动起来,充分发挥自身能量,至少保持和“鲶鱼”同步速度、同一目标,这样才不至于被“鲶鱼”追上吃掉,或者被其他“沙丁鱼”挤死。
如果“鲶鱼”指的是工作内容,代表了责、权、利和充满挑战的工作期望、新鲜的岗位体验等等,那么,如何设置“鲶鱼”工作、在什么层次上设置鲶鱼工作,乃至整个工作内容的设计,就是领导者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现在很多单位仍然存在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状况,尤其那些不合理、枯燥、单调而又没有前景的工作内容,让人们产生不了工作激情,大家感觉就像一桶拥挤的“沙丁鱼”,随大溜,混日子,不愿多努力、多思考、多改进,渐渐地形成了集体惰性。
如何把能够调动人工作激情的“鲶鱼”成分放到一潭死水的工作中?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有人主张从横向和纵向扩大工作范围,深化工作内容,让员工们体验丰富的工作活动,感受努力工作的成就,体验面对挑战性工作时的激动与欲望;有人主张运用轮岗的方式增长员工的才干,让他们感觉到工作中有“鲶鱼”的内容,越游越欢;有人主张在应用以上措施的同时还要注重人与岗位的匹配性,“鲶鱼”做“鲶鱼”的事情,“沙丁鱼”做“沙丁鱼”的事情。岗位中既要有鲶鱼性工作内容也要有沙丁鱼性工作内容,最重要的是要发现员工的偏好,看哪些工作能够让他们产生“鲶鱼”的动力与激情。“鲶鱼效应”只有在人与工作岗位匹配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不然,虽然设置了鲶鱼性工作内容,却发现这种工作根本不能让员工为之动容,为之奋斗,那么这条“鲶鱼”就成了死鱼了。
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鲶鱼”代表的内容不同。对于一个集体中的人来说,你的领导可能是“鲶鱼”,那么你的努力最好和集体保持同方向,永远充满激情地向上游,不要往后游,否则就有被吃掉的危险,也许某一天你也变成了“鲶鱼”,赶着一群“沙丁鱼”向上奋斗;你的同事也可能是“鲶鱼”,那你就要和他比拼比拼,看谁翻腾的能量更大;你的下级也可能是“鲶鱼”,那你就要在激励下属成长的同时,别忘了给自己“充电”,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否则你也有被下属吃掉的危险;你的工作中也可能有“鲶鱼”,那就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分清主次,让“鲶鱼”工作越游越欢,最好能“游”到上一层工作岗位上去搅动一番。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