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我曾经来过
秋雨已过,冬来了,冷冷地吹着,看着那些可怜的秋叶被寒风追着满地跑,最后挤在一个安静的角落里,等待腐化,心就隐隐地疼。在我的脑子里就蹦出一个词:“废墟”,是的,落叶是秋遗留的废墟。说到废墟,我突然想起了
秋雨已过,冬来了,冷冷地吹着,看着那些可怜的秋叶被寒风追着满地跑,最后挤在一个安静的角落里,等待腐化,心就隐隐地疼。在我的脑子里就蹦出一个词:“废墟”,是的,落叶是秋遗留的废墟。说到废墟,我突然想起了圆明园,一个我魂牵梦绕的地方。记得有一次在网上偶然看到圆明园复原的图片,心里有几分窃喜,恨不能一下子看到一座华丽的圆明园巍峨站立在那些断壁残垣之上。可是一想,不对呀,这圆明园一复原,清朝那些事儿会不会复原?想想有两个强盗在那里肆无忌惮的所作所为,就不免义愤填膺,那把熊熊燃烧的大火啊,烧毁的仅仅是圆明园吗?不知为何我对于项羽付之一炬的阿房宫,并没有太多的惋叹,独对圆明园却一直扼腕而叹。记得余秋雨曾在《废墟》里写过这样一句话:“废墟像残疾了的悲剧英雄。”是啊,废墟就是废墟,无论如何的修缮和重建,总是找不回从前的味道了,这位残疾的英雄也只能保留在人们的记忆里,才是最鲜活的了。
一段历史的存在都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废墟只是证明着过去,警示着未来。“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秋雨对于废墟的理解,那是看透了是是非非后的一种大彻大悟和豁然贯通。是啊,古今多少事,都会付之笑谈中,面对往事多一份淡然,就会少一些惆怅。大浪淘沙,千古风流人物中,也都会如一粒尘埃被掩埋在历史的废墟里,谁也逃脱不了的。
前天看过一则新闻,刘德华一行去少林寺重拍《新少林寺》,看着那些明星饶有兴趣转来转去,我在心里就直犯嘀咕,那些少林寺院经过多少次的修缮了,原来的味道早就不复存在了,曾在05年的时候去过一次,导游带着我们走马观花的看了一遍,几座主要的庙宇被围的严严实实的,像极了一个着了风寒的老人,我们就在几个侧院逗留了片刻,留在记忆里的除了那浓浓地让人受不了的香味,还有就是一棵棵樱花树姹紫嫣红的样子让我着迷以外,其他就没有什么印象了。在此我根本找不到一丝历史的厚重感,这可能与我个人爱好有关吧。一些感悟最好记在心里,于我,触景是生不出历史感悟了。
不过还好,有史书,随便翻翻就会抖落一些记忆的尘埃,然后闭上眼睛就可想起一段往事。一下子就想起了武则天,因为她曾风风光光的在我去过的少林寺待过的,觉得自己好像一下子走近了她,却又恍如隔梦。如今庙宇犹在,芳踪无处觅,只留回味了。看过一个关于她的无字碑的图片,在她与高宗合葬的墓碑前,我想她是英明的,千秋功过自有后人评说吧。但是遗憾的是,如今是“无字碑头镌字满”了。一代帝王曾经的辉煌最终也会成为一种记忆的,一段历史犹如一座大厦呼啦啦将倾,瞬渐就消散无影。“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走过一段往事,回过头来,去回味一番,有点像凭吊古战场一样,心里除了感慨,还有什么呢?
秋雨如是说:“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废墟是毁灭,是葬送。也是归宿,是起点。”一座废墟就是一段记忆,那里吞没了我们曾的热切期盼,曾经的欢声笑语,曾经的彷徨哀愁。还有曾经的曾经。其实,无论是诅咒亦或是寄情。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空闲时,就在片片瓦砾与散乱杂草间去拾取一些零星的记忆吧,并站在记忆的最高处,朝着空旷的荒野,大喊一声:“这里,我曾经来过!”仅此足矣。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变靓装传奇发布网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谈谈“笑”
下一篇:高涨的房价是一把双刃剑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