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春的岁月

关于青春的岁月

深秀散文2025-09-18 16:12:54
高中的时候,我是班中的宣传委员,每有绘画的任务下来,我便用一整个中午的时间画画,在五彩的颜料与画笔的转换之间,一个中午的时光很快便过去。那总是南方城市的春季或秋季,中午的阳光和煦温暖,照耀进所在的班级
高中的时候,我是班中的宣传委员,每有绘画的任务下来,我便用一整个中午的时间画画,在五彩的颜料与画笔的转换之间,一个中午的时光很快便过去。
那总是南方城市的春季或秋季,中午的阳光和煦温暖,照耀进所在的班级,光线往往总是自我的肩膀爬到脚踝处,低头的时候,照耀的我面容闪闪发光,瞳孔也染上金色。中午有部分同学在班中午休自习,很多的时候我一回头,会发现班中寥寥无几的人都已睡着,轻浅的呼吸声和着我的画笔划过黑板的声音,整个教室,是一种百无聊懒的寂静与安宁。很悠闲,很欢愉。那样的感觉如此奇特,于是看什么都是美好的。那橙色的阳光也仿佛溢出水果的清香气息。
我不长的人生中大快乐仿佛没有,然而小快乐却无处不在。记得一次画古典建筑的板报,我舍弃彩色的颜料,单用灰与白在黑板上勾勒出建筑的轮廓,那飞檐与白墙,小桥流水人家,画至一半,背后忽然响起一声喝彩;“哇!你画的很不错啊!”,吓得我手中画笔差点掉下,然而嘴角的笑容却越绽越开,看着黑板中自己模糊的脸,憋不住的喜气洋洋。后来这个黑板报在年段中拿了第一名,班主任在班级中表示了感谢,在那一刻,我想起画画时总是自己一个人提水,上色,洗笔,换水,整理……那些时光里的我,孤独,却很快乐。而现在,那些所做的事情都有了意义。
有些青春,总需要有人喝彩。
三年来,我的记忆已经离不开那画黑板报的时光。画成之后,有过赞叹,也有过无人喝彩,那多像我们的青春,独自走来,有过绚烂也有过寂寞。
高中仿佛在八九十年代有个代名次,叫花季雨季,这个称呼在现代人看来未免矫情。八十年代至今,社会快速转型,人们跟随时代的潮流,匆匆向前奔走,钢筋水泥代替了木质建筑,花园景点被推平,统统盖起了高楼大厦,现代化的气息越来越重。你自高楼看下去,可以看到马路在高楼之间穿梭,四通八达。马路边植有花朵,却只是一种笔直而肃穆的装饰,不是自然而然的生长,没有随意凌乱的美。工业带来了科技的进步,也破坏了自然与环境。高楼遮蔽了蓝天,游鱼池塘中绝迹。路上行色匆匆的人们,彼此之间越来越冷淡,现如今,一切都要求快,并且效率,总不愿时间花在无用处。现如今,还有谁会用一整个下午的时光来给远方的朋友写一封信呢?
九十年代后出生的人只能赶上世纪末的尾巴,从初中起,围绕在我们身边的仿佛只有科技与数码,我们的青春经历过什么,难道数年后回想起来,只能想到iphone?
这样太可怕了。
一度向往80后的青春,那一代人,物质比现在贫瘠,精神却比现在丰富。诚然,每个时代都有它的优缺点,然而我对那没有电脑手机的青春艳羡不已。我喜欢发黄的旧照片里的青春,现在看去,仿佛是油画一般的质地。金色的阳光穿过树叶的罅隙,树下的少年抱着一把其他缓缓歌唱。那时候的校园多么的单纯,没有超短裙,没有五颜六色的头发,没有所谓的美瞳,没有太强烈的攀比。白发的先生,漂亮的女生,都是校园里面的风景。歌者总是唱着“青春的花开花谢,让我疲惫却不后悔,四季的雨飞雪飞让我心碎却不堪憔悴。淡淡的云淡淡的梦,淡淡的雨淡淡的泪,淡淡的年年岁岁。”
这样唱着唱着,时光便悠悠淌过。
那在我看来,真是个纯情的年代。
现代有不少人总在怀念过去,八零后的人在网络上看到怀旧的事物,总是纷纷转载加以悼念。2011年《将爱情进行到底》的电影版上映,散场的时候不少人眼眶通红,回家纷纷到网络上写影评,絮絮叨叨的回忆自己的青春岁月。
《将爱》并不是一部好电影,更有影评人称这只是三部超长的MV,可是有太多太多的人在电影里找回了自己遗失的青春记忆,心怀感激。于是它早已脱离了电影本身,成为了青春回忆里的一部分。十多年前,他们都是青涩懵懂的中学生,没有进入大学,没有踏入社会,看着《将爱情进行到底》这部电视剧,憧憬着大学的美好生活,十多年后,他们多数人已经经历了毕业,失恋,碰壁,失败,结婚,生子……他们都已不再青春。可是他们都曾有过明媚而姣好的面容,穿着白衬衫黑裤子,发丝与笑容飞扬在风中,一派年少轻狂。而今,那些青涩与懵懂早已被社会和岁月磨砺,消耗殆尽。当年我爱过谁,恨过谁,和谁说要一辈子在一起,要一起结婚……现在回想过去,远的好像是上辈子的事情。毕业季总是一场场分离,世间的芸芸众生也无法阻止光阴的脚步,那些年的人与事,早已聚散匆匆。夜深忽梦少年事,只余一种“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夜阑人静”的感情。
喂,我们都青春过。是呀,谁没有青春呢?
可是青春走得那样快。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