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之庠

七年之庠

饭锅散文2025-04-06 02:00:03
2006年,我的一篇文章《舞台下面的主角》因为一句话“即使自己演的是一个小丑,也可以把小丑演成主角”而被刊登在《中国青年》第10期上。虽然发表时用了笔名,没有其他人知道,但我还是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以
2006年,我的一篇文章《舞台下面的主角》因为一句话“即使自己演的是一个小丑,也可以把小丑演成主角”而被刊登在《中国青年》第10期上。虽然发表时用了笔名,没有其他人知道,但我还是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以后的很长时间里,总是因此自信满满,佳绩不断。2007年末,我和十几个骨干一起被新成立的单位选去;2008年末,又在新单位的政工部门当了负责人;如今的我,已如愿跻身于我们单位的中层领导阶层。
不用别人说,我自己心里也十分清楚,作为女人,我的事业到此为止可能就到头了。就算我真的在某些方面略胜一筹,但和那些需要养家的男人相比,我还是应该低调一些,厚道一些,给别人多留点机会,自己才有可能赢得更多的机会。
当我准备放弃继续前行后,突然感觉步履沉重起来。从前把领导“压担子”看成是一种锻炼,现在却认为是一种负担;从前对加班延点毫无怨言,现在就怕通知周末开会;从前我隔一段时间会主动请领导吃饭,现在一见领导就想走开;从前觉得女人也该在外面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现在只想回家相夫教女……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就像一只失去航向的小船,生活过得百无聊赖。
某位领导说我工作不在状态,批我的时候,我既不反驳,也没从心里接受。我觉得女儿中考时,我请个假都不愿意给我的人,没有资格要求我这要求那。但为了后续的生存问题,我仍忍住心中的愤怒,最后选择去适应他。
一位编辑也是兄长得知我的近况,便鼓励我多搞些创作。我口口声声答应,却不知手中的笔该如何往下落。那些年,为了事业上的出人头地,怕惹不务正业之嫌,除了领导要的汇报材料,不敢再在报纸杂志上发那些豆腐块的文章,渐渐地竟荒废了。他劝我多看书,并拿以前的剪报多回忆一下,找找感觉。回家后我便翻箱倒柜,翻出了尘封已久的作品集,最后发表的是我在当地“国土资源”杯征文比赛中得了一等奖的那篇文章。可能是1000元的奖金让自己忘乎所已了吧,竟落了个金溪民“方仲永”的下场。
新的瓶颈使日子变得愈加显得枯燥起来,时光在眼睛一睁一闭之间悄悄溜走,我的小船却一直在开始改变航向的地方打转,就像“七年之痒”的婚姻,越想快点渡过危机,就越是无法让自己安静下来。
写作虽然需要天份,但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我觉得现在自己最需要的是积淀,于是买回各种期刊杂志,研究他们的写作风格。相信只要持之以恒,总有冲破雾霾的那一天,也许越过这道屏障,就能看见幸福在向我招手。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