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爷爷写悼词

我给爷爷写悼词

七断八续散文2025-05-06 00:09:07
突然之间,我最亲最爱的爷爷就永远地离我们而去了!这晴天的霹雳是我们全家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和面对的现实!我多么希望这不是真的,我情愿相信爷爷的离去只是一场噩梦、只是一次偶然的远行,他不可能抛下相依为命的
突然之间,我最亲最爱的爷爷就永远地离我们而去了!这晴天的霹雳是我们全家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和面对的现实!我多么希望这不是真的,我情愿相信爷爷的离去只是一场噩梦、只是一次偶然的远行,他不可能抛下相依为命的奶奶,不可能抛下我们众多的儿孙们,而独自撒手人寰的。爷爷,快回来吧,快回来吧,难道我们的眼泪、我们的哀求,就不能一丝一毫地感动上帝吗!九死一生的爷爷,经历了那么多的大风大浪,我不相信就抗不过一场小小的疾病!
在我生命的记忆长河中,知道还有一位被称为“爷爷”的人,已然是在我开始上学、渐渐懂事之后。
我出生的年代,恰逢十年动乱的文化大革命。小时侯的我已能感觉出,和那些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革命后代们的明显不同,那种被人叫做“黑五类狗崽子”的屈辱,一直是我心头挥之不去的阴霾,很长很长时间,都难以让我抬起头来。后来我才知道,早在我出生之前,曾在山东教书的爷爷,就已被打成了“右派”,并招致十余年的牢狱之灾。那时,只能靠着奶奶一人,苦苦支撑着风雨飘摇的一家人。
曾几何时,我的心里,多了一份莫名的期盼,盼望着自青海西宁,有人能不时地寄些钱物,使嗷嗷待哺的我和弟妹们的生活有所改善。
九三年,我有幸去过一次青海,深深地震撼于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的恶劣,在那样荒芜人烟的不毛之地,我实在无法相信爷爷何以坚强地存活了下来,在那些朝不保夕的困苦岁月里,居然还能从牙缝里节省下钱来接济挣扎在生死线上的家人!
见到爷爷大概是在粉碎“四人帮”后的1976年,再后来,爷爷终于平反昭雪,我对爷爷的认识就更加清晰起来。
爷爷一直把教书育人当成自己的天职,我日后能选择教师这一职业,多半也受了爷爷的影响。
他一直都以没能让我的父辈们进入大学校门为憾。因此,对我们这些孙子辈,学习上要求格外严格,像鸡兔同笼、杨辉三角、行程问题、盈亏问题等经典数学问题,到现在还能根植在我的脑海里,无疑都是爷爷言传身教所致。他还经常给我们讲故事、说经典,让我们博览群书。爷爷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即便到了耄耋之年,仍读书不辍。他常常对我说:“一个人不读书,就是睁眼瞎。以前,你爸爸他们没有机会上大学,因我而误了一代人,你们赶上了好时候,一定要扬眉吐气啊!”
我考上大学时,爷爷高兴坏了,居然办了数桌酒席,把乡邻们都请了来庆贺。临行时,已近七十岁的爷爷,还执意送我到徐州的车站。
爷爷对我们为人、做事,要求及其严格,他的眼里揉不进任何沙子。他常常告诫我们说:“不论身处何处,不论干什么工作,都要尽职尽责:上要对得起国家、民族,下要对得起父母、家人,更要对得起做人的良知。你们不论是谁,只要做了有辱门风之事,就别回来见我!”爷爷的“严”,不仅是严谨、严肃、严格,更有着“严厉”的成分。
他常常教育我们,要“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他的严,不仅是对我们晚辈,就连业已做了祖父的我的伯父、我的爸爸等人,如今都已是六、七十岁的人了,有时发起火来也不留任何情面。他的严,不仅局限在做人方面,更是贯穿于平日里的做事。他的严,有时是那样毫无道理,一时让人无法接受。爷爷就是这样,对自己儿孙的要求,有时近乎苛刻的程度。特别在经济金钱上面,可谓钉是钉、铆是铆。他的钱从不轻易给任何儿孙,他常说的就是“亲父子也要明算帐”。而我们这些做晚辈的,虽然格外孝顺,有时也难能满他的意,斤斤计较起来,爷爷就如同孩子一般让人哭笑不得,谁越是有钱、或者有能力、或越是有出息,他就越是挤谁的油,这叫做鞭打快牛。而对于外人,爷爷的慷慨和大度,却又是出了名的,他对待朋友诚信有加,对待学生亲如父子,对待乡邻乐善好施。
爷爷一直认为,生活无小事,一个不会生活的人,也就不会有太大出息,事无巨细,样样都需要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地去完成。记得我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不久,爷爷命我学和面蒸馒头,我当时很有些不以为然。现在都什么年月了,还要亲自学做饭?再说,一个大男人,今后只要能做大事就行了,这等做饭洗衣之类婆婆妈妈的小事,大可不必太过认真。在爷爷的亲自指导下,我学会了和面,而且能做到“三光”,手光、盆光、面光。
爷爷教导我说:“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户人家,只有做到一个‘和’字,才会兴旺发达。和面就如同治理国家和家庭,‘水’是其中最关键的因素:用得少了,面就如同一盆散沙,没有任何凝聚力,怎么也不会抱成一团;若用得太多,依然会软弱无力,不仅粘手、粘盆,自然亦于事无补了。”
爷爷语重心长的话,时刻萦绕在我的脑际。我知道,爷爷所说的“水”,也许就是他深藏于胸的那个“情”字吧。
爷爷的“严”,就像是一座巍峨的高山,你只能在他威严的注目中,默默地沿着他牵引的方向,心存敬畏地负重前行,惟恐错说了一句话、错走了半步路。他所寄予我们的,是遇事时的坚忍不拔和刚强。而奶奶的“慈”,更如披着万道霞光的宽阔的海洋,你会在她无限的爱的包容中充分徜徉,并在这爱的暖流中,自觉地找对自己前进的航向。她所给予我们的,是为人处世时的隐忍和宽厚。
如今,爷爷已九十三岁,奶奶更是迈入了九十五岁的高龄。两个世纪老人,相扶相依、共同走过了七十余年的风风雨雨,共同见证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兴衰成败、家事的沉浮荣辱。
本想着患难与共的两位老人,可以相约百岁,宛若两棵并肩而立的苍松翠柏,好让我们小辈们在这两棵巨树的庇佑下,愈加显得青春焕发、朝气蓬勃。然而爷爷的猝然离世,顿然让我们心中美好的祝福和期盼化为乌有!
我守在爷爷的病榻前,眼睁睁看着他心率加快、呼吸渐微而束手无策,我才真切感到了生命的无助和渺小,然而当听到他弥留之际还心系奥运、关心国事时,我又分明感到了生命的洒脱和伟大!
爷爷劝慰我们说,“人,哪有长生不老的?”他把生死看得是如此轻描淡写,谈笑间,就这样阖然仙逝了!爷爷走得是那样从容和安详,生命的弧线划得是那么完美和有尊严,他为儿孙们做了那么多,却一天都不想拖累大家,他甚至都不给我们留下最后尽孝的机会!
我知道,爷爷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奶奶了,我在给他老人家擦拭眼角溢流而出的清泪时,分明感受到了令人心碎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