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家浜游记
十一假期,恰逢仲秋佳节,难得有八天可以与家人一起来分享这段大好的时光。今年的十一,全国各地的高速公路统一免收过路过桥费。刚一听到免费的消息后,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十一期间高速公路车流肯定会比往年多。不幸被
十一假期,恰逢仲秋佳节,难得有八天可以与家人一起来分享这段大好的时光。今年的十一,全国各地的高速公路统一免收过路过桥费。刚一听到免费的消息后,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十一期间高速公路车流肯定会比往年多。不幸被我言中。十一当天的电视和网络相继爆出了高速拥堵的新闻。游客们下车遛狗,打球的都有。难得十一,能有这样一份轻松,也是一种随遇而安。
长假期间的天气也善解人意,一片晴好,风不大,可以说是天高气爽。非常适合全家择地远游。
和家人出游的时间定在了十月二日,其中一大原因是为了避开车流的高峰期。还好,从上海出发,一路高速比较通畅。车行了一个多小时,顺利抵达出游的第一站,江苏常熟的沙家浜。其实,选择沙家浜,也是为父母考虑。样板戏在上世纪中后期那段时间是包括父母在内的众多中老年人群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形式,沙家浜就是样板戏中的一处重要的场景地。那时最流行的剧目就是《沙家浜》,像剧中的沙奶奶,阿庆嫂,刁德一,胡传魁等形象,父母现在还都耳熟能详。如今的沙家浜成为了国家重点的革命纪念和历史教育基地。每年都会接待全国各地慕名前来的游客。选择沙家浜作为这次出游的目的地也是我的小侄儿亲点的。小侄说,他们学校要求每一个学生十一假期都要得到一次革命传统教育。游沙家浜也是对小侄一次可贵的革命教育的机会。我戏称到沙家浜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红色之旅。
步行到沙家浜景区门口,就可见景区里随风飘扬的高高的芦苇和若隐若现的旧式建筑。要不是这么多人在场,我倒真想对对着这篇伟大的土地大喊一声:沙家浜啊,我来了。我知道我心里的呼喊历史的回应该是沉默的,那是历史在欣赏着,也像是接纳了我的纵情无忌。
刚一进入沙家浜景区,即刻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普通的建筑,在建筑物门脸的上方是“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几个鎏金的大字。纪念馆的门口有一处雄赳赳的革命英雄儿女的塑像,在塑像的下方是用花草点缀的五星红旗的标志。小侄儿最先喊:“叔叔,叔叔,咱们先去照个像吧。”我说:“好啊。”小侄儿象小鸟一样跑到英雄塑像的旁边,学着英雄的姿势,高高扬起了小拳头,挺胸昂头,我赶紧按下了快门,瞬间一个小英雄的图像被定格在了相机之中。我内心不由感慨到:革命自有后来人啊。照完像之后,我们进入了纪念馆的里面。纪念馆分为上下两层。装点简洁朴素。教育的意义特别突出。
纪念馆里面的场景有老区军民革命斗争场景再现和相关的图片展示,有缴获的日军战刀及其他相关的战斗物资,馆内还陈列有先烈们曾用过的帽子、手套、水壶和各种机枪和手枪等物品。望着那些锈迹斑斑的物件,我的脑海立刻象过电影一样不犹地浮现出革命战争年代艰苦卓绝的战斗和极端险困的生活场景。并由衷地感叹作为革命人后代的我们,今天更应该加倍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没有英雄们的前仆后继,那有我们今天的幸福啊。小侄儿用心的看着,耐心的听着讲解员阿姨详细周到的讲解,不住地询问着一些他想了解的常识。我知道在他那幼小的心田里已经深深地埋下了革命的种子,他会用他的一生来慢慢地细细消化和吸收伟大革命带给他的营养精髓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他的父母在一旁也不停地向他灌输着革命历史,讲述那段艰苦的故事,小侄儿不住地点着头。他好像都听懂了似的。纪念馆里的人群静静地瞻仰着革命历史,表情严肃着往返前行。此刻,他们离英雄最近,正在与伟大的革命历史并行。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处特殊的展台。在这个展台里陈设了刁德一和胡传魁们平时享用的仿真菜品,荤素搭配,还有酒盅,碗筷,这与革命战士清贫的食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些东西也深深触动了我的内心。刁德一们与日本人狼狈为奸,不思保家卫国,却整日饮酒作乐,鱼肉百姓,想到这里愤恨之情就跃上了我的心头。我知道,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会跟我有一样的感情。不抵抗的政策,认贼作父的做法,最终把这些丑恶的嘴脸送上了公正的历史裁判台。直到走出场馆,我的内心的思绪依然久久不能平静。
从纪念馆出来,漫步在两旁都是芦苇的沙家浜的小路上,细细地听着风儿言语着。两岸原本是茂密的芦苇荡,如今显得开阔了许多。水面上微风不时吹过,苇絮飘起,构成一幅完美的动人画面。小船载着游客不时从水面上穿行,每一个人的心情都不自觉地在历史和现实的世界里来回地迂回着。在清晰中变得模糊,又在模糊中回到清晰的现实。在芦苇丛的包围之中漫步着,在木质的小桥上游走着。父亲哼起了他年轻时最爱的样板戏《沙家浜》,瞬间我能感觉到父亲年轻了许多。一抬眼,看见苇从中的芦蚌,小侄叫嚷着要,父亲顺手拉过长长的苇杆,轻轻地折下,我这才看的清楚。芦蚌大小如火腿肠一般,我叹服大自然的天工妙手,不犹得兴趣盎然。像揭去了肠衣似得的芦蚌的身子用手摸上去有种坚硬的感觉。芦蚌在小侄的手中紧紧地攥着,母亲还要叮嘱一句:“拿好了,掉到水里就没有了啊。”,小侄听话地应答着跑开了。脚下的水草中,呼不出名字的小鱼自由地游着,没有人打搅他们的幸福,从朝到夕,过着只属于它们水一样透明的生活。
在与大自然的交流中,时间过得真快。脚下的步子却不自觉地慢了,哥说:休息下吧,正好不远处有个小铺。远远地看到,不分男女老幼的人们,在玩着滚铁环的游戏。小侄先跑到近前,母亲跟在后面,买下了一个铁环和一根钩条。刚开始,侄儿不会玩,哥就先做个示范,父母也在旁边把手教。不长时间,小侄就学会了。看着铁环在小侄手中灵活又美妙地向前行进着,我感觉仿佛又回到了从前。
家人不时穿行在桥上桥下,游走在花草之间,感受着历史无私地赋予。而那些古老的建筑在经过了漫长风雨的洗礼,历史的沿革后,增添的是许多沧桑的感觉。贴在门边的对联已经变得模糊,字迹已经无法辨认了。一些店铺和公厕掩映在景区的中间,实实在在地为人们解决了内外之需。
从沙家浜景区出来,天色渐晚,每个人都是饥肠辘辘了,哥说,找个地吃饭去吧,全家人都表示赞成。在赶往饭店的途中,我的脑海却仍然在去过的景点中不停穿行着,不能轻易停顿下来。我轻轻地告诉自己:沙家浜没有白来,学习到了许多,体味到了许多,更加坚定了许多。
沙家浜啊,下次一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变靓装传奇发布网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