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伤之言

感伤之言

候正散文2025-11-16 09:34:10
生之何乐,死亦何忧?若不是绝望的唱词,而是肺腑的心思,则此人,大概也自诩为天之骄子,可喜,可贺!若有一个长生不死的人,终日只得与野兽为伍,忍受着其中的暴行与无知,忍受着被吃的痛苦与自我复生的煎熬,而却
生之何乐,死亦何忧?若不是绝望的唱词,而是肺腑的心思,则此人,大概也自诩为天之骄子,可喜,可贺!
若有一个长生不死的人,终日只得与野兽为伍,忍受着其中的暴行与无知,忍受着被吃的痛苦与自我复生的煎熬,而却无法得到安慰,显得形单影只。我想,若能,他必然放弃自我复生的机会,被吃掉一次也就一了百了。不是他意志脆弱,不是忍受不了痛苦,而是寂寞的心灵找不到一份实在乃至于虚幻的依托。或许,他也可以放低他的自我尊贵,沦为吃小动物的野兽,以残酷的报复心作为一种变相的宽解。
像是在说寓言了。不过,人的适应能力有时极为恐怖,或许便能在“唯我”与“无我”之间,作无限距亦零距离的矛盾悠荡,以内心的动态反复对抗外在的沉默单调。而又或许,还有许多不察的结局在等待尝试。
还是苍天有福,面对这么一个唯一的自我,它却可以去充“植物人”,无知无觉,不理不会。倒是有情(思想)的人类反而为之烦恼,为苍天的不死感到悲凉,无尽的天地,有限的人;热闹的社会,寒寂的我。一组组的概念,玩弄着向其中发出挑战自命不凡的人。让他们遍体鳞伤后,又病恹恹地拖着疲惫的身躯躲到无人知晓的山林。因为他们终于知晓了它的强大,充斥着每一个角落的报复。既然无法逃避永生折磨的痛苦,只有找个人所不知的地方默默接受。这就是思想意识上的“玩火自焚”。
一个人孤伶伶地来到这个寒冷的世界,这是何其的偶然,不知他(她)在另一个世界要收集多少幸运值才算通关。何以有我,而不是千千万万个别人?这是一个趋于零的偶然,却又是一个必然,因为已是实现的回想。有时感慨长辈的一个行径,若稍有差错岂不就没有我的存在?所以,活着,就已是一件万分幸运的事了。因为这个幸运,通关后的一切费用和税收,就要赔上你的一生来偿还。
人,就是如此的孤独一辈子,永永远远只能有一个自我。与最亲密的人相处,只是一种麻醉——记住这一刻的美好,不要去想太多。当人去楼空,不依旧是“寂寞沙洲冷”?何况本身原已是“拣尽寒枝不肯栖”。
但是,当痛苦成为了家常便饭,快乐了却若有所失;当寂寞养就了孤芳自赏,知己的存在竟夺去了平昔那份孤独下美好的冷清。你不得不向命运俯首称臣,它是如此谙练地将你玩弄于股掌。先让你存有一片美好的向往,然后当你从黑暗走向以为的光明区,却发现光明原来也是如此的黑暗。它让你知道了你永远的错,却常在安慰你来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它会告诉你:“你是如此的幸运,别人所处比你黑暗得多。”虽然你得不到真实的光明,但你又告诉自己:“对!得到了虚荣。还有许多人在脚下挣扎着……”
爱极百味俱全的《三国演义》,爱到我情愿将之认作真实的历史。王朝的缩影,英雄的悲歌,兴衰荣辱,世态人心,好生淋漓!尤其种种的映衬,带出了多少惋惜?道尽了英雄与竖子之间的可笑复可怜。一时想得两个断句:“三国争雄一场空,渔人坐收黄雀后”;“空负狂言五万里,不堪回首两千年”。
五丈原的孤星坠落——哀!上方谷的火熄了,一种天意,所谓的宿命,何尝不就是人世间的无奈。草木依旧,人何以堪?少陵野老念念不忘的“丞相祠堂何处寻”,他原是多么羡慕其中的功业。感士不遇也罢,小道视文亦然,历史总是一曲哀歌怨曲,诉尽了每一个人生总体积汇的悲。一个喜剧,需要无数个正确来维系;一个悲剧,却只需一个错误就叫你永远弥补不完。可毕竟,智者千虑,也必有一失啊,何况还有上天在算计着人。
静静地躺下,是一种发自心灵的疲惫。沉默确实更趋于一种本质,因为孤独一生的必然,我无法不是只属于我自己。脑瓜转得像风车,大概便作傻瓜和疯子。两个小时动也不愿动,想得收不住,成了习惯,变作痛苦,泛滥了;可是,却竟如此心甘情愿地痛苦着。一段段美妙的文字掠影而过,却又懒得拿起笔来记下天音,因写下太慢,也打断思维。好多年的想,好多年的痛,岁岁的哀情,日日的悲伤。居然连梦,这美好之物,也变得理智、逻辑起来。
时至今日,对人生我已敢妄下“无憾”。虽皆浅尝辄止,但人生百态在心中的无限反复酝酿,早已成了老酒。只要能沾上边的,立刻被染成大红。自诩似乎已活了三生,二百来岁人家,都也有些腻了——总是如此、不过如此而已。人说“光阴寸金”,我人生四分之三的时间,大概竟是用来浪费的,一文不值,因我已想成为一个等死之人;自然,却很珍爱生命。自古贤哲以淡薄名利、戡破人生为高情,可惜传是这么传,多少又是“愿生生世世莫生于帝王家”?一切都讲究一个适度,元亮有福;若过犹不及,我更愿作一个征名逐利的人,起码我的存活有了目标。面对现实的无奈,我暗作决心:我将用二十年的时间来为自己赎身,然后安安心心地任心闲游。
苦难造就了我,我却开始厌弃苦难。何等的不仁不义。
如果说我人生还有一个期待,那还是一个红颜知己梦。因这是关系到一生是否发自内心快乐的事。舍此,可能都已是可有可无了。
虽说不知如何活下去,人生似乎早已计划完。

“梦,人生,一樽酒,还酹江月……”
曾说道:“少年之美,在于有许多梦,不管是否南柯。故中年慨叹,暮年哀伤。”诚然,人一生有许多美好的梦想,而穷尽一生,或许一个也实现不了。梦想随着年岁逐个破灭,失败多了,就会丧气,则暮气浓郁。最后降过于已得的,便一心维护不使失去,世故老人应运而生。若一个人不再有梦想,便是“赖活”了;但毕竟,他还是有所寄望——平平淡淡地耗下去。常说“人生如梦”,是因出于未能实现的感慨。若哪怕只是最重视的一个梦想成真,他也会感到十分充实。充实则真,缥缈空虚归梦。无奈的“可怜白发生”,因“白发”是一种“梦碎”的象征。
曾有过好多的梦想,科学家、政治家、文学家,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随着生命的疲顿,随着所悟的丰华,知晓了囊括于人生大梦之内的这些小梦想,其间的意义只能在囊中的某一点才相对存在。一切切的梦幻泡影。不过,人总是执迷不悟的,又要不可为而为之,更因为始终都在囊中,即使知道也找不到证据证明自己是“囊中之物”。所以,缥缈不是失望,空虚只因未得,梦终究不会失去。其间矛盾的瓜葛纠纷,不易说清,不好说清,不能说清。
知道了“无意义”,自以为心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