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喜上眉梢却带忧

五月,喜上眉梢却带忧

击笞散文2025-08-18 07:13:12
光阴荏茬,时光如梭,转眼间岁月的车轮就到了2009年的5月了。五月,繁花已经退去,树枝上渐渐挂满了青果。不管你有多么的留恋春天,今年的春天算是到了头,李清照词里面所描写的那种“绿肥红瘦”的初夏时令也就
光阴荏茬,时光如梭,转眼间岁月的车轮就到了2009年的5月了。五月,繁花已经退去,树枝上渐渐挂满了青果。不管你有多么的留恋春天,今年的春天算是到了头,李清照词里面所描写的那种“绿肥红瘦”的初夏时令也就来临了,暑气也就开始一天天逼近。但你也别忘了,也就在这样的五月,荷花才能够“春尽夏荷香,幽幽满池塘”。邻家小妹经不住栀子花香的诱惑,摘下几朵含苞待放的,小心翼翼地插进玲珑而精致的花瓶中,整个闺房中便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清香。今年的五月注定是个喜忧参半的季啊!
早听说历年的“五一黄金周”,今年只有三天假期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公司可以换休,也就是说我可以把以前没休完的或是以后还没休的全集中到这个“五一”一块儿休息。所以,我仍然可以过我的“五一黄金周”,呵呵,心里那个美就甭提了。五一假期还没来临的四月中旬,我们几个要好的同事就在一起计划着、商量着、讨论着该去哪里游玩?远的如北京故宫、西安古都、长江三峡、江南水乡、桂林山水等等,近的如韶关丹霞山、广州的黄埔军校旧址、白云山,深圳的大小梅沙、世界之窗、欢乐谷、锦秀中华,东莞的虎门炮台、虎门大桥等,这些地方都是我曾经十分向往的地方。一直想着,一直计划着,可总未能达成心愿。为了生存,为了发展,奔波辗转于异乡,有时候真的很无奈。“人在江湖,身不由已”啊!就象有首歌里面唱的那样:我想去桂林,我想去桂,当我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我想去桂林,我想去桂林,当我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经过几个同事的激烈的争论,终于决定去韶关,看看丹霞山风貌。在期盼中,日子终于到了四月三十日,满以为捱过了这天,我们就可以如愿一偿去韶关一游,借此放飞多年疲惫的心灵。可人算不如天算,四月三十日那天刚一上班,我们老大就说台北总部会派人“五一”节前后到我们公司查帐,让我“五一”节值班一天。妈的,我是撞了那门子邪,这么倒霉!我心里暗骂道。但脸上还得和颜悦色地答道,遵命,长官。就这样,我的“五一”韶关之旅就这样泡汤了。看着同事们在“五一”那天成群结队出外游玩,“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昏头昏脑的度过了“五一”,接下来两天休息,一个人也没啥子地方好去,就跑到市区溜达了一圈,形单影只,象个孤魂野鬼似的。这种情形让我想起了很久以前写过的一句诗:没有灵魂的躯壳,四处游荡。我此时此刻的情形不正是如此吗?第二天哪也没去,守着台破电脑,上了一天的网,本打算写点什么东西,可心老是静不下来,烦燥不安,在网上东看看西看看,忽而又神经似站起,忽而又神经似的坐下,如此反复,简直无聊透了。本以为可以借这个“五一”放飞一下疲惫的心灵,把自己溶入自然,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心旷神怡,没想到心灵的风筝刚刚飘起来就落地了。还没等我去捡拾掉落在地的风筝,“五四青年节”就来了。
“五四青年节”,一个让人想起来就斗志激昂、青春焕发的节日。九十年前,一群青年爱国学生,走上街头,振臂高呼,掀起了波澜壮阔的五四运动,一时间新思想、新文化在神州大地迅速传播开来,中国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暂新的社会局面。“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生命去点燃未来。我们是初升太阳,用青春去照亮明天……”我们是唱着这首歌走过来的一代。那时候风华正茂,总是在头脑中编织着未来的七彩虹。理想和青春是那时候最流行的词语,就象现如今最流行的网上语言“切和晕”。关于青年的定义,一直以来我都很模糊,记得以前有人将18——28岁定义为青年,如果这个定义是正确的,我现在已年过三十,想必我已不再属于青年的范畴,当属中年了。但从内心来讲,我实在又不愿意把自己归属到中年的行列。中年,给我的感觉不是年富力强,总有些老陈、苍凉的感觉。回首这三十多年来走过的路,儿时的呀呀学语、童年的淘气顽皮、学生时代的书生意气,以及后来参加工作后的从故乡到异乡的辗转漂泊,尝尽人间悲苦,渐渐变得成熟、稳重、圆滑,一切都似梦似幻,欲留却难留。“逝者如斯夫”!曾经的爱情、曾经的友情、曾经的梦想,早已经在风雨中吹起又飘落,飘落又吹起,就象落在地上的鹅毛,到处一片狼藉。曾经在笔记本上梦呓:当恋人不再/我渴望友情/当友情不再/我渴望心灵的太阳/太阳永放光芒/照耀我迈开大步走四方。那个时候总认为心灵的太阳很多很多,诗歌、缥缈的爱情、远在故乡的亲情、所谓的友情以及时隐时现的梦想等等都曾是我心灵的太阳,但是现在,心灵的太阳又在哪里呢?我不知道,真的不知道。心灵失去了光明,眼前也是黯淡一片,了无生机。我不明白,我现在这样活着还有什么意义,我总给自己找各种各样的理由,各种各样的借口。我总是用生活本就如此的名义来给自己找台阶下。偶尔想起贫瘠的故乡、想起年迈的父母时,想起她们养育我的恩情,想起她们现在仍在家乡艰辛地劳作,又常常会自责不已,我怎么能够这样活,我怎么能够这样过?
经过一个星期忙碌的工作,5月10日又到了。5月10日,西方的母亲节,这个节日本来不属于东方文化的节日,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与世界经济、文化等不断融合,不断接轨,西方的很多节日开始为很多中国人所接受,很多中国人都开始过这些洋节了,尤其在城市。比如2月14日情人节、父亲节、复活节、圣诞节等。到现在也分不清那些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那些是西方的节日了。我的母亲是个典型的农村妇女,小时候因为家里穷,没上过一天学堂,没文化,到现在为止,在我的印象中母亲到过最远的地方也就是我们县城,所以也谈不上见过什么大世面。我想她也应该不会知道有这么个属于她们的节日,也当然不会去过这个洋节。本来想在这一天给母亲打个电话祝她一声:母亲节快乐!想想便作罢,幸好前几天我打过一个电话向家里报了平安,接电话的正是母亲。老实说,我既想给母亲打电话,又不想给母亲打电话。每当受了委屈,每当受了伤害,每当受人欺侮,每当哪怕是取得一丁点成绩,一丁点收获时,我都希望给母亲打个电话,向她诉说。因为我觉得此时只有母亲最能信任,最能畅所欲言,喜笑怒骂任由自己。不会象在工作中,象在与同事的交往中,欲语还休。在母亲心目中,儿女不管多大,都是她的孩子。她什么时候都能作为孩子最忠实的倾诉者或听众。但每次打电话给母亲,母亲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