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情的谎言

温情的谎言

素畜散文2025-07-30 08:25:49
在真实的生活中,相信有很多人对谎言是拒绝的。人们不相信谎言,也讨厌别人的谎言。记得我们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和老师就开始教导我们不要说谎话,要做个诚实的孩子。可是等到我们在岁月的流逝中,满面懵懂地走向成
在真实的生活中,相信有很多人对谎言是拒绝的。
人们不相信谎言,也讨厌别人的谎言。
记得我们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和老师就开始教导我们不要说谎话,要做个诚实的孩子。
可是等到我们在岁月的流逝中,满面懵懂地走向成熟的时候,才发现现实中的生活,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天真和简单。
许多谎言,被包上华丽的外衣和温情的表皮,让我们心甘情愿地被凌空飞来的糖衣炮弹甜蜜地击中。
而谎言则从我们小时候记忆中的面目可憎,一下子变得温情脉脉起来。
在许多谎言的集合中,有这样一种,它是出自真诚和善心的。
人们精心的编排和导演谎言,只是为了在凌厉而坚硬的现实生活中,包上一层绵软一点的缓冲,让生活在其间的人,能够以一种可以维持的状态来看待和面对。
让一些原本在残酷的现实中会受伤的人,多一点缓冲的时间,让他们不至于受到直接的伤害。
谎言与真实,这确实是一个充满悖论的可笑命题。
幸福而安逸的时光是每个人都向往的,人活一世,草木一秋,谁不期待自己的人生洒满明媚温馨的阳光。谁不想在自己的生命中充满幸福和安康。
但现实就是这样的残酷,不幸的事往往在人们的不经意中发生。
人们在靠一己的微薄之力无力改变现实的时候,想到了谎言。
在谎言营造的温馨世界里维系着珍贵的温暖。为了自己与他人的良苦用心,他们心照不宣地继续着这个可怜可叹的谎言,谁也不忍心轻易地将这层窗户纸捅破。
如今我就感受到了两个谎言中的温馨。这是两个让人流泪的谎言,这也是两个让人感到温馨的幸福的谎言。
那一年的九月,我们这儿有一位患了绝症的病人久治不愈。为了不拖累家人,竟然趁家人不在家时,留书离家出走。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在国外,一个在外省工作,家里剩下的是已过不惑之年的妻子和耄耋之年的父母。善良的妻子和孝顺的儿子,首先想到的是他们年迈的祖父母。他们怕老人听到儿子去世的这个噩耗会伤心难受,就编造了一个温情的谎言。
他们告知老人,他们的儿子是到远在国外的孙儿那里去玩了,要过一段时间才能回来。近一年过去了,两个九十多岁的老人,仍是快乐地生活在这个温情的谎言中。因为他们相信自己的儿子还尚在人间,只是在外旅游去了,路途遥远,短时间不能回来而已。
而所有知情的人,也都帮着这一家子,维系着这个温情的谎言。
前几天,一位刚过不惑之年的成功人士,不幸从三米多高的地方摔下,抢救无效死亡。
他们的家人,留在父母身边的弟弟,担心年迈的老母忍受不了这个沉重的打击,忍受不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残酷。硬是编了一个谎言,把刚从上海女儿家返回来的老母亲,又送回了上海的女儿处。
尽管死者的弟弟一家已经叮嘱了亲朋好友,不要泄漏自己哥哥已经摔死了的信息。但他们还是怕喜欢在外面串门,喜欢在外面跟姐妹们一起玩乐的母亲,会无意中听到这个噩耗,才选择了把母亲送到远方的姐姐家去这一无奈之举。他们想让年迈的老母亲,能安度快乐的晚年,能快乐地度过余下的日子。
这两个温情的谎言,是无奈的,是迫不得已的。
这种不得不面对的无奈和迫不得已,令每一位知情的人想起自己生活中的种种不幸和悲哀。同命相连的同情,都会让他们情不自禁地掬起一把热泪。
这个时候,没有人去苛求谎言的真实与虚伪;这个时候形色各异的谎言,成为了这个世界上最为温馨的安慰与关怀。
这一段日子,每每听到这样的谎言,我都忍不住有种想流泪的冲动。
面对这样的谎言,我刻骨铭心地感受到善意温情的谎言的力量。
它可以穿越一切冰凉与冷漠,直达我们生命的内核。
真实代表着诚实与美好,而谎言则预示着虚伪与奸诈。本是水火不能同炉的,可在一个特定的事件中,谎言和真实却不可思议地完美无缺地结合在一起。
正像《红楼梦》中所说的那样:假到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世间的一切东西都有一个潜在的守恒规律,有时精心编织的谎言,更是一种深沉的真实。
它是温情的,善意的,也是令所有知情人所默许的。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