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恰同学少年》

感悟《恰同学少年》

辟道散文2025-10-29 23:09:29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题记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正在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恰同学少年》,便之深深吸引,为之痴迷的观看,投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题记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正在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恰同学少年》,便之深深吸引,为之痴迷的观看,投入其中去认知与感受,是一种非同寻常的心灵之旅,从中接受情感的熏陶与灵魂的洗礼,更多的是关于人生的启迪。
咀嚼品味着,发现剧中人物活灵活现的演绎扣人心弦,荧屏再现了许多历史上的仁人志士,毛泽东,蔡和森,杨开慧,萧子升……在军阀割据的动荡年代,这些有识青年,体内涌动着爱国的热血,他们为追求理想,追寻救国救民的道路而不断探索,不懈努力着。
我深深折服于剧中人物非凡的人格魅力,毛泽东,他是正义的聚焦,是光明的折射,他不平凡的成长轨迹催人奋进,让人受益匪浅。出生贫寒的毛泽东踏上求学之路时,便志存高远,胸怀天下,那句表明心志的豪言壮语依旧在我耳畔回响:“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的毛泽东,怀揣着一颗激流勇进之心,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不懈努力,不断的汲取知识的甘霖,接受新思想的洗礼。爱憎分明的他嫉恶如仇,绝不向恶势力妥协,只道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看着看着,觉得自己体内沉睡的因子被唤醒,一种不甘沉沦,不愿安于现状的冲动,是爱国之情,是为人处世的刚正不阿,是对梦想的追寻与永不言弃的决心。作为和平年代的一名大学生,决不能在纸醉金迷中虚度光阴,不能自我放逐而碌碌无为,要有理想有追求,学会去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爱情这一亘古不变的情愫在剧中也得到了渲染,那是一种自我的勇敢追求与纯真的信仰,先进青年的爱情在那个年代已冲破了家族式的门当户对,少有封建传统浸渍的苍白,他们真真切切的爱恋着,是一种不移、不易、不离、不弃的执着。毛泽东最终与杨开慧走到了一起,蔡和森与向警予终成眷属,出生富贵的王子鹏毅然选择与出生贫寒的阿秀相恋。
我懂得人的命运同自己的信仰是分不开的,在国家动荡的年代,毛泽东、蔡和森等有志青年决意救民于水火,怀揣着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与使命,他们走上街头教工人识字,宣传新思想。为保一方安宁,毛泽东带领一师的学生挺身而出,面对荷枪实弹的封建军阀临危不惧,最终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令人不禁拍案叫绝。
是的,作为人应活得有骨气,有良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然而在在动乱的年代,刘俊卿却为追求一级的飞黄腾达成为叛徒,并在自己手中葬送了自己亲生父亲的性命,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才选择了正义才悔改,不过一切为时已晚,悲乎哉,哀乎哉。思考与反省着,我懂得做人即便是一生清贫孤苦,也要活得堂堂正正,对得起天地良心,但求问心无愧。
《恰同学少年》,一段历史的缩影。一次观看,一生受益。一次刻骨铭心的视觉盛宴,一次弥足珍贵的心灵震撼。它是灵魂的催化剂,使人在内心重燃那份爱国之情,使人勇敢的去追寻梦想,认真而无悔的去描绘自己人生的蓝图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