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了解的这群人
再过些天,就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了,作为在精神卫生中心工作的一员,我想在这个时候为工作在精神科临床一线的兄弟姐妹写点什么,记录他们生活的点滴,让更多人了解他们,从而对他们多一份理解和关爱。在我们的生活中,
再过些天,就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了,作为在精神卫生中心工作的一员,我想在这个时候为工作在精神科临床一线的兄弟姐妹写点什么,记录他们生活的点滴,让更多人了解他们,从而对他们多一份理解和关爱。在我们的生活中,“精神病”一词绝非陌生。如精神病人行为怪异,弑亲者,自戕者,危害公共安全在大厅广众之下大开杀戒者,总之,我们常人看到、听到的精神疾病患者的故事都会毛骨悚然、谈之色变,因为精神病人是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遇到这样的人,常人的反应是躲着走或绕着走,生怕一不小心自己受到袭击,而守护精神家园的白衣天使们,他们不害怕吗?他们为何选择从事精神科工作?在与精神科一位资深护士长交谈时她深有体会地说,每一名精神科患者都有一段不幸的人生经历,而每一个精神疾病患者家庭都是不幸的,精神病患者是一群需要我们来拯救的弱势群体。所以,当精神疾病患者的心灵需要慰藉时,家庭无法承担看护病人的责任时,患者、家庭以及社会把这份信任与重托交给精神病医院,我们的医护人员就责无旁贷,成了救治患者、拯救家庭、维护社会和谐的真正天使。
医护人员要长期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与患者相处,24小时不离病人左右,有很多精神病人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大小便失禁,为他们更换内衣、洗澡、理发、剪指甲,甚至为女患者处理经血都是精神科护士的日常工作,还随时可能遭受患者的袭击。我在医院从事人事劳资工作,经常经手一种内部奖励,叫委曲安慰奖,为受到精神病患者殴打的医护人员发放一定奖励,其实金额很少,仅仅是给予医护人员一点点精神宽慰。毕竟精神科患者是特殊病人,发起病时他们无法沟通,失去理智,医院就要为医护人员受到委屈时找到一种渠道,也许同事之间彼此的一句安慰,一声鼓励,也能缓解他们的压力并坚定他们在这个特殊岗位工作的坚持和决心。一次,一名男患者犯病刚送来医院就把几名护士打伤,把一位年轻女护士胳膊撕咬的颜色深紫,渗出血印。还有一次,精神科的一位女医生在值夜班为一名看上去精神状态很好的患者听诊时,猝不及防突然被患者一拳打中左眼,她的左眼随即模糊一片,接着患者又将赶来的护士殴打,最后在保卫科、其他当班护士们的配合下,才将这名失去理智的患者控制住。但当我见到这位白衣天使时,她却轻描淡写地说:“没啥,我们就是这种工作性质,谁让我是精神科大夫了……”。我真为精神科医护人员对职业的坚守、淡定、从容而感动,更对精神卫生事业的工作肃然起敬。对于精神学科这个叫好不叫座的冷门专业,医护人员的付出要比我们普通的医护人员要多若干倍。
记得宋丹丹和赵本山小品的一句台词“估计你是好了,大夫疯了”。对于外行人来说,这句话只是小品的一个包袱,让人捧腹大笑,但细细品味这句话,也从另一个角度道出了精神科医护人员的工作特殊性,那就是他们在为患者治疗的同时,也受患者的折磨,承受着人身风险及常人无法体验的心理压力。
人们常说警察是社会平安的守护者,白衣天使是人类健康的守护者,那么精神科的医护人员,就是在用他们的青春与血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春华秋实,守护着社会的平安和人类精神家园的康宁,让重症精神病患者不去肇事、肇祸,抚平伤痛心灵的阴霾最终回归社会,也许这种付出换来的成功是预防性的,隐形的,默默无闻的,但他们无怨无悔,隐忍、坚守并深切热受着精神卫生事业,同时他们也需要全社会的关爱与理解,帮助和支持,也就是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承担共同责任,促进精神健康。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变靓装传奇发布网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