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后说酒
今天和同事们聚餐,喝了不少的酒。乘着酒性来说说酒吧。曹操说“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他的儿子曹植说“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关于名垂青史的饮者我就知道一个稽康,而酒能解忧的神奇功效我是比较认同
今天和同事们聚餐,喝了不少的酒。乘着酒性来说说酒吧。曹操说“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他的儿子曹植说“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关于名垂青史的饮者我就知道一个稽康,而酒能解忧的神奇功效我是比较认同的,虽然李白说“解酒浇愁愁更愁”。
酒的文化在中国是渊源流长,大概是平淡的生活折磨着祖先,他们迫不及待地要找到一种可以让他们更刺激的东西,也许在不经意间发现了酒吧,从此就有了几千年的酒文化。
酒,历来是男人的最爱,欢乐的时候。酒可助兴;忧郁的时候,酒可以麻醉自己,借以忘忧。不仅如此,酒也是结交朋友,联络感情的枢纽,和新朋友在一起,喝喝酒可以很快拉近距离,和生意场上的伙伴喝酒也便于彼此合作,谈判顺利开展。
而我,一直却不善饮酒。小时侯,我最喜欢的是清酒,甜甜的,喝起来象饮料,可惜现在早已没有出售了。至于白酒,我一直都感觉辣辣的,无论是茅台还是散装的,几乎就是一个味。后来听说有些高人可以凭气味说出酒的质地,我简直就觉得不可能,后来见了那些品茶高手可以凭茶色鉴别茶的种类,方才知道原来赏酒也是有讲究的。
我情有独钟的是啤酒,尽管最开始感觉啤酒很难喝,涩涩的,可后来喝的时间长了,渐渐发现啤酒的好处来。一则可以大量饮用,不易伤身;二则啤酒本身有开胃之功效,适量饮用反倒有益。一大帮朋友聚会,最佳饮品当属啤酒,何况如今冬天又有了暖啤。要是夏天,几个朋友一起喝点啤酒,就点小吃,那种凉爽清幽真是语言难以形容的。
记忆中最尽兴的一次酒席是在上大学的时候。那天,我们十几个同学聚会,大家都放得开,我喝了不少,不过感觉自己仍可以再喝,我们猜拳行酒令,几乎所有的人都喝得很高,每个人都在酒席上大声说话,从开始到结束,笑声就一直没有间断过。
要谈及酒量的大,在我知道的人里面,我仅知道彝族人是很能喝的。在学校的时候,很多彝族人用啤酒瓶盛着白酒,没事就喝着玩,要是遇到聚会和节日,那些彝族人大部分都是不醉不归的。我是很害怕和他们喝酒的,因为他们一般都用碗,决少用杯子的,让人感觉他们似乎天生就是为酒而生的。
无论喝多喝少,在酒席上,不会点酒辞可不行。精彩的酒辞可以活跃气氛。以前看那些在酒席上纵横恣肆的酒客我是丝毫没有什么佩服之意的,我以为那些人充其量不过是些夸夸其谈的酒徒而已。而我自己也很少朝这方面努力,空学了几年的文学,在酒席上我经常是寡言少语,木头桩子一个。可参加工作以后现实却逼着我去说酒辞,没办法,我只好学着端着酒杯,逢人说人话,遇鬼说鬼语了。这样一来,自己渐渐感觉似乎渐渐融入了这个飘渺的世界。可那仅仅是在酒席上,散席之后,酒醒之后,一切依旧。
酒不光可以活跃气氛,亦可以成就事业。武松不是因了酒才有了乱拳杀老虎、醉打蒋门神的惊世之作吗?李白陶潜诸君不是“斗酒诗百篇”吗?更不用说中国的醉拳了,要是没有酒,哪里来醉拳的风采和神韵?现在有些公司就专门聘请酒仙做“公关”,从而谈成一笔笔生意,成就一桩桩伟业。
酒的坏处是很多人所认同的。“色是刮骨刀,酒是穿肠箭”。饮酒伤身,历来就众说纷纭。有人说饮酒伤肝,就好象吸烟伤肺;有人说饮酒伤脑,就好象拳击手大都有点脑震荡一般。不过我总以为饮酒最伤人的在于心。乐者借酒锦上添花就不说了,忧者用酒精麻醉自己,纯粹就是给心灵加上了一道厚厚的障壁,然而伤口依然在流血,只是自己看不见罢了,“旧入愁肠,化做相思泪”是也。酒能乱性,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现实生活,大部分风流韵事都是在饮酒后发生的,而李逵也经常是在大醉后做出一些惊人举动,就连平素不饮酒的孙悟空也可以在醉酒后大闹天宫。不过我总以为就算喝醉了人心却是明白的,要不怎么说”酒醉心明白”呢?之所以把罪过全部推在酒的身上,大抵是人的圆滑吧,只可怜酒因此成了乱性的祸根。
无论是黄酒、啤酒或者二锅头,亦或是成年佳酿,不管是婚丧嫁娶、朋友聚会或社交宴会,酒的用处是众人皆知的,形形色色的酒在我们这个世界酿造储存饮用,只希望多一些快乐的酒歌,少一点
悲哀的愤懑的酒话。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变靓装传奇发布网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