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砚

松花砚

淫词艳曲散文2025-05-11 19:10:30
砚,既磨墨器,又称砚台、砚田、墨池、墨海等。中国的砚台经秦汉,越魏晋,直到唐宋,出现了一个辉煌的时期,其实用价值及随期的书法作品,让现代人无法超越。现在对待砚台,观赏及收藏远胜过实用,少了研磨的意境,
砚,既磨墨器,又称砚台、砚田、墨池、墨海等。中国的砚台经秦汉,越魏晋,直到唐宋,出现了一个辉煌的时期,其实用价值及随期的书法作品,让现代人无法超越。现在对待砚台,观赏及收藏远胜过实用,少了研磨的意境,倒是多了泼墨时的洒脱。曾见过一个书家,书写时的身心交融,心手双畅,让人有陷墨海之感,其书写特征之一既不择笔墨纸砚,正如笔下的“天人合一”,陡然觉得,原来这与文房四宝的名贵无关。话虽如此,能拥有一方名砚,一直是书家及书法爱好者的梦寐以求。
说到砚台,就会不知觉的看看自己的不知名的石砚,因为够大,因为家兄所送,多少年来倒也爱不释手。后来有了夫君,就有了夫君相赠的贺兰砚,太精致了就成了观赏。再后来有同事转送的文房赠品,其砚做了在家作书的墨盘。三方砚台,对我来说已是足够,再寻名砚只是一闪念,甚至是否想过都要费点思量,谁又能想到我会无意中与砚遭遇。 
七月中旬的一天清晨,因为到单位有点早,就漫步到了旧物市场。旧物市场,多是我寻古帖的地方,没有,即走,概不逗留。那日,或许有些预感,慢慢游走的脚步,终于停在了一个摊位前,文房用具。我的目光越过其他的东西,紧紧地盯着唯一的一方石砚,破旧的石砚,雕纹间落满灰尘的石砚。我不清楚它为何孤零的弃在那里,我不明白它怎可以这样丢在那里。
松花砚?随着轻问,摊主给了肯定。毫不犹豫的我一手钱一手砚,急匆匆的离开旧物市场,因为,我掩饰不住眼中的酸楚,只因为那蒙尘许久的、搁置在旧货摊上一方砚,松花玉砚。
名砚之一的松花砚,是由产自长白山下松花江边的松花玉石加工而成。据资料介绍,松花玉砚自明朝始见于世,兴于清代,乾隆皇帝曾赞曰:“松花玉色净绿,细腻温润、可中砚材、发墨与端溪同、品在歙之右。”至于为何没能发展起来成为民间普及的文化用具,是因为康熙皇帝将松花石砚封为“御砚”,一直专供宫廷使用,严禁民间私采,故松花砚石自清末后便销声匿迹,失传已多年。直至1979年发现旧矿,华丽身世浮出水面,这一瑰宝才重放异彩。
我手中的松花砚,是非常普通的一种,不过松花砚精于雕琢的特性,在它身上还是一览无余。远山,近松,浮云,月影,我前前后后的,上上下下的,恍惚在其间。看得出砚台使用了很久,被墨深浸的光滑,已看不到本来的颜色,用力擦拭才露出一点点的褐。我猜想砚台的主人早已不在人世了吧,否则爱墨之人怎可以让盛墨之物盛满灰土。
看着在手上渐渐露出本来容貌的砚台,我笑了。我看到缘分,竟是从砚台上破损的一朵云雕之间的空隙,降落到我的面前。我不惋惜玉砚的不完整,我深知追求完美的痛苦,如玉砚有知,断断不会接受谁的怜悯。想此后,它不会再落风尘,我和它可以相互拥有,而不是做为主人,眼中竟然闪起了泪花。这是天赐的缘分,动之以情,还我墨香。其实人也是如此,谁见过求来的缘分,一切都是冥冥之中……

写于2009年8月4日星期二午间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