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粽叶飘香,糯米情浓
下班路上,车流缓缓。看到人们排着长队,队尾甩出稻香村大门,还在延伸生长着。走出店门的人们,脸上挂着亲和的微笑,带着粽子的清香飘向四面八方的人家。又是一年端午节。此时,最想我的师傅——宋金霞,宋姨。宋师
下班路上,车流缓缓。看到人们排着长队,队尾甩出稻香村大门,还在延伸生长着。走出店门的人们,脸上挂着亲和的微笑,带着粽子的清香飘向四面八方的人家。又是一年端午节。此时,最想我的师傅——宋金霞,宋姨。
宋师傅比我进入工厂也就早3个月。是以死不改悔的右派身份下放到街道工厂接受工人阶级改造的。可是,她爽朗的笑声从来就没有给我接受改造的感觉。五月,工厂参加街道大合唱比赛,宋师傅不但给工人阶级排练,还创作串连歌曲的朗诵词。当然,还笑呵呵地把我从合唱队中拎了出来,因为,我的调子向右跑,便独自站在右边,朗诵她的杰作。
其实,宋金霞不是我的师傅,只是和我在一个班。宋师傅与别人不一样,总是叫我“小坏孩儿”。我挺喜欢这个称呼的,亲切。我真的师傅和其他师傅们都好心提醒我,不要理宋金霞,危险人物,政治生命重要。于是,我见到宋金霞再也不叫她师傅了,而是——宋姨。第一次叫宋姨,她惊愕地看着我,左右看看后笑着说:“你不怕?敢再叫一声吗?”我一本正经地大声喊道:“宋、姨!”“你个小坏孩儿,真是我的亲儿子。”宋姨一把搂住我,我听到她的心脏被幸福加快了跳动的速度。我也觉得我不再是那不是孤儿的孤儿了。
不是孤儿,却是另类了。另类就另类吧,真实快乐比什么都强。
那年的端午,在那个年代没有被称为节。下班了,我吹着没调的口哨跨上自行车。宋姨拦在车前说:“小坏孩儿,今天带着我一起回家,我给你包粽子吃。”
回到宋姨家,我同她的儿子和女儿很快玩儿在一起,他们自然地叫我哥哥,一股豪情也给了我自信。宋姨催着她丈夫朱叔叔说:“赶紧包粽子,我大儿子都饿了。”我带着弟弟妹妹们也跟着捣乱,好不热闹。
粽叶的清香,被白白的热气吹上屋顶,悠悠地漂浮着,盈盈地充满房间。渐渐,糯米裹着红枣的香甜也加入粽叶清香的舞蹈,隐性的舞步加快了……
一家人围在一起,各自在粽子上寻找自己留下的记号。宋姨剥开一只粽子递给我说:“儿子,先吃这个,我包的。”我咬下一角白晶晶的粽子,满口绵润香甜,没等我咀嚼就滑过我的喉咙落入肚中。“真好吃,粽叶的香味好闻,粘粘的粽子好吃。”说完,两个角的粽子都塞进嘴里。“这粽叶是你朱叔叔特意丛洞庭湖带回来的,这糯米是我老家信阳的。”宋姨慢慢地说着,又给我剥开一只粽子,疼爱的目光一刻也没有离开我。
岁月悠悠,人间有情。无论我走到哪里,宋姨总要提醒我保重身体,早点回来。年年没有节日时,我也总去宋姨家,端午节更是要去闻清香的粽叶,吃甜润的粽子。渐渐的,餐桌上越来越丰富了,围着餐桌的人时多时少,浓浓的亲情绵延不断。
宋姨的笑声还是那么爽朗。见我还是大声地叫道:“大儿子快过来,让我看看你,哦,小坏孩儿也有白头发了。”在客人面前宋姨也总是幸福地介绍说:“这是我大儿子,丢过一次,通过电视又找回来了。”
不知何时,宋姨对我的热情淡了,总是招呼我的女儿去看她,女儿一声“奶奶”,便被紧紧搂入怀中,亲够了才招呼我随便坐。哎——女儿的醋我不能吃。
今年春节过后,宋姨回老家了。清明节过后不久,我收到宋姨寄来的很多明前信阳毛尖,信中让我休假时一定去山里玩儿。
过两天,就是端午节了。宋姨,你回来吗?
洞庭湖的粽叶,信阳的糯米,还有宋姨爽朗的笑声,昨天。
06/06/2008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变靓装传奇发布网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