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无生趣

了无生趣

早产散文2025-08-23 09:05:19
我所处的单位很像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忙闲不均。忙的时候没明没夜,闲的时候也没明没夜。现在正处在这闲得缝隙上……每天一点罢名,因为单位无事,人们便各行其事,三三两两的转眼便走个“人去楼空”。偌大一
我所处的单位很像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忙闲不均。忙的时候没明没夜,闲的时候也没明没夜。现在正处在这闲得缝隙上……
每天一点罢名,因为单位无事,人们便各行其事,三三两两的转眼便走个“人去楼空”。偌大一个单位往往整日价就只两三个人,而我就是其中一个。我不爱社交也不爱串门,所以一个人在宿舍里一呆就是一整天。天天如此,日日年年。时间长了竟空自寂寥和烦闷起来,不由得总想起《牡丹亭》中杜丽娘伤春的凄婉唱腔来:“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她无限珍惜春光,但春光却白白逝去,所以更感到韶华虚度。是的,寂寞和孤独是难受的,但无为的流逝青春和岁月,更是让人有生不如死的感觉。
面对着天花板面对着一间空旷的屋子,头脑空白思绪纷乱,除了自己的呼吸周围一片空白,空白的让人胡思乱想,像《中国当代文学》中张诚志所写的《黑骏马》一样,草原上的人们因为整日整日在空旷寂寥的大草原上牧马放羊,便会因孤独和无奈不自主的哼起歌来,抒发孤独和感伤——此情此景我能理解,也有相同的感受,于是,也不由自主的哼起歌来,而每一首歌都配合着一段往事:或凄楚,或缠绵,或悠然,或近远,或恩怨……
就这样一整天一整天的挨过,慢慢的竟被闷出病来,每每的总感觉头晕目眩,寝食难安。
单位、宿舍桎梏的难受,总觉单位不像个单位,倒像个阴暗潮湿,寒冷深邃而令人窒息的大森林,而这间宿舍倒像个座落在这个大森林中的一个小坟墓,把我这未死之人活囚在里面。本是耐寂寞和孤独的,谁知竟忍受不了这个角落里的千古寂寞和万古忧愁。
到外面去,到朋友处去,到繁华处去,外面的世界精彩吗?精彩。但不能深究,偶尔的一用心,读到的便是无奈。像李白和欧阳修一样,可以一时寄自己的仕途失意于山水,可酒醒之后仍是痛苦、无奈和失意的,因为存在内心的仕途失意是无法排遣的。对于一个现代人不再是单纯的仕途失意,而是失意和忧愤的更多更广,且已复杂混乱的莫名其妙,不但没有因为到外面散步而散心反而进入更深更长的惆怅中,真是万般无奈万念俱灭,觉得活着真没意思,有严重的觅死倾向。但,有这种思想的,又何止我一个,我的许多同学和朋友,都有这样的思虑和心态,我不知道是我出了毛病,还是人群出了毛病,还是社会出了毛病?大家每每凑在一起,张口闭口不约而同的总是一个主题:倘若死了就一了百了,没了忧愁、痛苦和难过,没有灵魂和转世轮回,没有极乐、天堂和地狱,那该多好!正象我和一个朋友所说所企盼的——尽管有的人来到这个世界,干尽了坏事,丧尽了天良,捞尽了好处,放纵声色穷奢极欲,挥霍享受殆尽;而我们这些人来到这个世界,为良心为天职为名行清高,为有所作为,为建功立业,为戒律情规,为温柔敦厚的封建残余,而桎梏的自己痛不欲生,焦头烂额,误了青春赔了生命,固守节操而困死自己于三春处子的囹圄而老态龙钟,我们也不希望死后有上帝,死后有灵魂的善恶赏惩,而只希望死了就算死了,撒手人寰,一了百了,别无他争。
生是清醒的可知的,尚且了无生趣;而死是沉睡的不可知的,又能如何?生尚不乐死又乐何?即使生前因为自我约束而为死后赚下了更高的奖赏,我们也不想到天庭的主席台前去领奖了,在世时我们活得太累太困顿,只希望死后解去灵魂的缠缚,而唯空才能没有缠缚,象《祝福》中的祥林嫂所希望的那样——人死后无灵魂,人死便是一了百了!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