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了就放下心睡一觉 走多远的路,就有多远的疼痛;有多远的疼痛,就有多少真实的生命。敲出来,觉得有点乱。想想还是模糊,也许脑海中这是个模糊的概念。我把生命看得怎么样?人生又如何?生命... 散文 2025-07-08 0
老头老师 葛竹林,我们语文老头儿的笔名,正所谓人如其名,我现在才领悟到!现在就由我一一道来。葛竹林,生于葛洪山下,这是葛姓的由来。何为竹林,缘由一:老头儿老家的后山上是一... 散文 2025-07-08 0
大象公园散记 从大三角生活区出来,横卧对面的是东西走向的南环路。路的两端笔直通往远远的苍莽荒山。隐隐青山秀,绵亘千里,一眼望不到尽头。南环路悠长悠长,安躺在时光底下黄昏里喧腾... 散文 2025-07-08 0
油盐酱醋茶 时光如水般度过,我想我确实应该做些什么了。此时的我一无所有,既然如此,那么,从今天开始不管有多么的难,我都要每天两个小时的写作吧。加油,也许我也只能如此了。加油... 散文 2025-07-08 0
再续蓝田玉缘 为了能够实现自己先前的承诺,也就是去年10月4日的蓝田之行。那次的蓝天之旅也为我的草根人生增添了些许斑斓,自从从蓝田回来一直想有机会再去那个秦岭山下美丽的小县城... 散文 2025-07-08 0
伊甸园的角落 《圣经》说,上帝最早创造的人是男人,叫亚当。暮霜晨露,亚当终日与鸟兽为伴。困了,累了,就躺在挺拔的大树上恬静地休息。饿了,渴了,就吃结在树上的野果,饮用流淌在溪... 散文 2025-07-08 0
班长老孟 孟班长个子不高,身材瘦小,头发微卷,皮肤略黑,笑起来眼晴形成一条缝,牙齿朝夕刷从未见白过。每次说话鼻音很重,时不时家乡话与普通话掺拌在一起,不认真听,很难领会。... 散文 2025-07-08 0
无处投递的感念 旭日托起一个特别的日子喷薄而出,心绪酿出万千祝福蕴藏于心。此时,我将滴滴牵念溶入滚滚不息的长江水,望它们能流淌至你身边,涤荡你的期盼。此刻,我将深深祝福融入薄雾... 散文 2025-07-08 0
秋雨诗情 一直喜欢读宋词。那是因为在宋词里面有太多太独特的的美词佳句,让人读后如醉如痴。前不久听了百家讲坛上面赵晓岚教授演讲的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之后,很是痴迷晓岚教授的演讲... 散文 2025-07-08 0
路上的我们 黑暗下的我们,常在人生的路口迷失了前进的方向,即使有那灯光的照亮却也照不出我们心中所行进的道路,昼光下的我们,虽不在迷茫彷徨,但却在诱惑中失去了意志,世俗中失去... 散文 2025-07-08 0
城市的颜色 我就是觉得,城市的颜色都是一样的,无不过楼房,车,人。所谓大城市,也仅仅就是楼房更高点,车辆更挤点,人更多点。而山就不是这样,一山有一山的特色,一山与一山总不同... 散文 2025-07-08 0
北极村的月光 此刻,我正倚着北极村一家客栈房间的窗台,看如水的月光清冷无语地洒落大地。由于窗台正对着月亮行进的方向,迎面而来的月光于是将我照射得通体透亮。我觉得自己一下子变成... 散文 2025-07-08 0
爱情狂想曲 一个人走在人生的路途上,孤单寂寞在所难免,家人和朋友的关心与问候往往是给我们带来生活中浪漫插曲的美好。可是有一种美好却使我更加寂寞。等待着你的问候,但你的问候来... 散文 2025-07-08 0
青藤雪个 一朵黄色的花,这就是我的前世。我记得自己盛开在一棵参天的大树上,阳光和暖风穿过树叶的缝隙温柔地抚摸着我。在周围渐渐黑暗的时候,那件漂亮的黄衣服枯萎了,我的心结了... 散文 2025-07-08 0
风过无痕芭蕉河 迫不及待跑完蜿蜒盘旋的乡村公路,钻出黢黑的小隧道,眼前顿时豁然开朗。半山腰,不知哪双神奇的手随意一挽,轻轻扎紧逼仄的谷口。清浅的溪水顿时快活起来,它们忘掉直奔溇... 散文 2025-07-08 0
童年(二) 对于在农村长大的孩子,特别是六、七十年代出生的,受到父母的挨打挨骂更是家常便饭。如果是生性顽劣或天生愚钝就更不用说。当然,那些家里的乖巧孩或受宠儿(一般是家里最... 散文 2025-07-08 0
炎黄 送你一篇文章,这里有朱玉金黄看到你如今的模样,我却痛彻心肠记得吗?你有个祖先叫炎黄!我在春色的荡漾中追逐着岁月的沧桑随流而上在一个百家争鸣的年代。有一个名叫庄子... 散文 2025-07-08 0
被万恶的赌毒侵蚀掉的死灵魂 朋友告诉我说,辉死了。我没有怎么惊讶,我问怎么死的?朋友说是跳楼自杀。我说:“像他这样痛苦的人,我是说像他这样毒瘾发作时痛苦至极的人死掉或许也算是一种解脱吧?”... 散文 2025-07-08 0
更怕,你的文字寂寞 都在叹秋伤,我却恋初冬。它们去南方感受鲜花的潋滟,享受翠绿的清馨,去海边抚摸沙滩的滚烫,去海外领略异国风情,那种心神的新鲜拉扯着我的平静,让我喜欢郊游的心情,无... 散文 2025-07-08 0
踏遍青山,故乡最美 去采访郭云龙先生,带着一种为历史留点资料的使命感。因为郭先生那年(2001年)已经86岁高龄,而且已经很难再拿起相机拍照了。如果不拍一则关于他的专题片,作为电视... 散文 2025-07-08 0